白藜芦醇能让人长寿?这是一场世纪骗局!

  更新时间:2024-11-18 09:33   来源:吉林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白藜芦醇能让人长寿”

本世纪以来,白藜芦醇作为一种“长寿神药”备受关注。人们相信它能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相关的保健产品也令人们趋之若鹜。

流言分析

这种说法有待商榷。

事实上,目前没有任何有效证据能证明白藜芦醇能帮助人类对抗衰老。所谓的“证据”主要停留在细胞实验或动物实验阶段。此外,白藜芦醇也被发现存在诸多的副作用。

提到白藜芦醇,大多数人都不陌生。因为被认为能抗氧化、美白、逆转衰老,曾经人们对含有白藜芦醇的保健品、护肤品趋之若鹜。但实际上,白藜芦醇的神话很可能是一个“世纪骗局”。

白藜芦醇结构式

白藜芦醇 —— 长寿神药的崛起

一切要从哈佛大学教授大卫·辛克莱(David Sinclair)说起。他在前人基础上对白藜芦醇进行了深入研究,先是宣称红酒中的白藜芦醇能延长酵母菌寿命,并于 2003 年将研究结果发表在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上。

大卫·辛克莱(David Sinclair)

随后,他连续发表多篇文章,阐述白藜芦醇在延长小鼠、果蝇等生物寿命方面的积极作用,暗示它在人类疾病治疗、寿命延长方面具有潜力。由于他本人在学术界的地位举足轻重,白藜芦醇名噪一时,被捧为“长寿神药”,就连红酒也因为含有白藜芦醇而登上健康食物推荐榜单,被冠以“抗氧化”、“养护心脏”的美名,可事实却未必如此。

除了科研,大卫·辛克莱还在 2004 年建立了一家专名研究白藜芦醇的公司,并在 4 年后被某制药公司以 7 亿多美元高价收购。资本的介入并未让白藜芦醇的研究更加深入全面,相反,受试者出现了各种不良反应,加上抗衰老研究证据不足,公司很快倒闭,研究终止。

然而,白藜芦醇的商业化道路似乎未受影响,白藜芦醇补充剂、化妆品、护肤品的销售热潮不减,即使研究证据并不确凿。

跌下神坛的白藜芦醇

被迫辞职的创始人

此后,尽管大卫·辛克莱依旧发表关于白藜芦醇或能延长人类寿命的文章,并在访谈中坚持推广自己服用白藜芦醇来“逆转”衰老的做法,但更多研究结果却与其相悖,揭示着白藜芦醇可能并不具有这些功效。

首先,大卫·辛克莱的研究结果很难被重复。

Kevin J.Pearson 等研究者在类似的实验条件下却得出了“白藜芦醇虽能改善部分健康状况,但不会增加成年小鼠寿命”的结论。不可重复,在科学研究中是个严重问题,代表研究可靠性存疑,降低公众对科研结果的信任度。

其次,大卫·辛克莱教授的研究结论多是基于动物和细胞实验结果,少数人体实验主要聚焦于白藜芦醇应用于人体的安全性和生物利用率,并未涉及将其用于人类抗衰老的效果。

其他科学家关于白藜芦醇应用于人体的研究倒有一些,但多数是关于其抗肿瘤、改善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且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像 Adi Y. Berman 等人的研究指出,白藜芦醇在某些癌症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作用模糊,有时甚至有害。

James M. Smoliga 等人的研究则提示白藜芦醇可能会增加淋巴瘤和实体肿瘤的发生风险。部分研究还证实了大剂量使用白藜芦醇可能会引发胃肠道不适、凝血不良、DNA 损伤等不良反应。Hector KL 等人的荟萃分析结果则表明,白藜芦醇在延长寿命方面没有明显优势。

版权图库图片,不授权转载

简单来说,科学界目前关于白藜芦醇的结论相对统一:白藜芦醇是否有必要用于人体,尚需进一步研究。科学家们还特别强调,白藜芦醇在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方面或许有潜力,但若想应用于人体,则需要更多高质量、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应“慎重考虑”。也因此,至今都没有任何权威机构给出白藜芦醇应用于临床的指南或方案。这也提示我们,跟风购买白藜芦醇补充剂可能是没必要的。

最近,这位曾经的“白藜芦醇之父”大卫·辛克莱教授正面临一次严重的学术危机: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另一个研究证据尚不足的“抗衰成分”,称其能延长狗狗寿命,并附上“带货链接”,事实上该研究只是初步证实这种成分能短暂、微弱提高狗狗的认知。

几位科学家对他将研究结论夸大其词提出质疑,认为他急于将并不成熟的研究结论转化为商业成果的做法非常不“科学”,哈佛健康与寿命研究院的数位教授甚至因此愤而辞职,随后,他因此事被迫道歉并辞职。

作为普通人

如何甄别有争议的科学研究?

吃瓜之余,作为普通人,面对“科学研究结论也可能不科学”的现实,如何更好地辨别并将其用于指导生活?以下三个建议供参考。

1. 看研究结论基于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比动物实验更复杂、严格,结果也更能反映其应用于人类的状况。


2. 看秉持类似结论的科学家,或得出类似结论的研究是否更多。


同行的相似研究越多,意味着结论的可重复性越高、越可靠。


3. 或许是最简单直观的方法,看研究者是否和研究结论能转化的商业产品间存在利益相关。


“屁股决定脑袋”广泛适用,若研究者与商业产品间存在利益关系,那就有必要谨慎对待。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在被不断修正,科学研究的结论也不都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但我们依然希望能为科学保留一片净土,至少让研究结论在走向市场之前,能做到既中立,又审慎,也让普通人保有独立、客观判断的权利。

照“谣”镜

正如本文最后一段所讲的,我们看待科学研究的时候,尤其是面对药品、保健品等,一是要看是否在人体层面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二是要看同行评议,是否得到业内广泛认可;同时也要小心商业利益的掺杂。



来源:吉林省互联网举报中心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