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泊英雄”陈翰章:用生命践行“死也不当亡国奴”的铮铮誓言

  更新时间:2024-09-19 07:21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为抗日救国而奋斗到底,绝对不叛变!”在敦化市东北抗联寒葱岭密营文化展览馆,抗日名将陈翰章的一篇篇日记格外引人注目。这位威震东满和吉东地区的抗日名将,用满腔热血奏响了一曲悲壮凯歌,用短暂生命书写了战斗的一生,在白山黑水间留下英雄的足迹。

1913年6月14日,陈翰章出生在我省敦化县城西半截河屯的一个满族农民家庭,1930年从敦化敖东中学毕业。“我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目的是培养人才,改造国家,使国家独立富强……假如我的理想因为被帝国主义的侵略而打破的话,我将毫不可惜。为了祖国,我一定投笔从戎,用我手中的枪和我的鲜血以至生命,赶走强盗,消灭敌人!”这是陈翰章在毕业典礼上发出的铮铮誓言。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敦化县城,陈翰章积极宣传抗日救国。1932年9月,陈翰章告别年迈的父母和新婚妻子,投笔从戎,经人介绍到国民救国军前方司令部工作,因此得以结识在国民救国军前方司令部任总参议的周保中。

1932年10月,国民救国军联合多支抗日武装攻打日军侵占的宁安县城,陈翰章担任战地鼓动队队长,跟着突击队执行炸毁敌人军火库的任务。陈翰章与队员率先夺下东火磨,可是突击队长不幸牺牲了。他说:“弟兄们,不要慌,现在我来代理突击队长,大家暂时听我的指挥!”他当即派一支部队从正面进攻,吸引敌人火力,另一部分兵力则向敌人侧翼迂回。陈翰章向军火库扔手榴弹,成功将其炸毁。经过血与火的淬炼,战斗结束后陈翰章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名将周保中的得力助手。

1934年春,陈翰章被派往北平、天津进行抗日救国活动,同年6月调任绥宁反日同盟军工农义务队政治指导员。1935年2月任东北反日联合军第5军2师参谋长,率部在宁安、额穆、敦化、蛟河等地打击日军。1936年起在东北抗日联军第2军2师(后改为5师)先后任师参谋长、师长,同年7月被选为中共南满省委委员。率部在宁安、镜泊湖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曾指挥攻打宁安、横道河子和破袭北湖头水电工程等战斗。

1939年夏,陈翰章担任东北抗联第1路军3方面军指挥,与魏拯民指挥所部攻点打援,取得攻占安图大沙河等胜利。后又成功指挥了寒葱岭伏击战、智取额穆县城等战斗。他不畏强敌,敢于同侵略者正面交锋,被百姓称为“镜泊英雄”。

1940年春,陈翰章率队攻下了敦化县北黄泥河子车站。在战斗中,他左大腿被子弹打穿。他简单包扎一下伤口,忍着伤痛继续指挥战斗。由于没有药,甚至食盐水都没有,导致伤口感染、化脓,腿肿得老粗。军医把仅有的小半瓶黄碘药膏拿出来给他用,他叫军医留给重伤员用。他让军医拿来干净的白布条,用一根小木棍把布条捅进伤口里,再从另一边拉出布头来,把伤口里的烂肉脓血清理出来。军医不忍动手,他就咬牙自己拉动布条。

1940年12月8日,由于叛徒出卖,陈翰章被日军所围。“死也不当亡国奴!”陈翰章愤怒地端起机枪,猛烈地向敌人扫射。战斗中,他的胸部和右手受重伤,他靠着一棵大松树,用左手抽出腰里的手枪,继续战斗。残暴的日军在他脸上乱划乱刺,还把他的舌头割掉,双眼剜出……敌人割下他的头颅,送到伪满洲国新京(今长春)邀功请赏。此时,他年仅27岁。

1948年长春解放后,党组织派人找到了他的遗首,安放在东北烈士纪念馆,1955年又安葬于哈尔滨烈士陵园。2013年6月,陈翰章诞辰100周年之际,吉林人民将陈翰章将军头颅迎回敦化市,陈翰章烈士身首合一,安葬在敦化市陈翰章烈士陵园。

2023年,我省举办了陈翰章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不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寒葱岭密营文化展览馆、陈翰章烈士陵园、翰章乡学校……在吉林大地,陈翰章烈士的纪念地随处可见。这些红色遗迹连点成线,吸引省内外访客参观、凭吊。

“镜泊湖水清亮亮,一棵青松立湖旁,喝口湖水想起英雄汉,看见青松忘不了将军陈翰章。”至今,在东北白山黑水间仍流传着这样的民歌。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祖维晨

初审:刘晗

复审:马萍

终审:张宇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