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上潮头满目“新”——通化市锚定“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更新时间:2024-09-11 08:22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8月11日至12日,“发展医药新质生产力院士专家通化行”集聚高端智力,赋能产业向“新”。

通化人参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

通化万通药业。

建设中的通化医药高新区(西区)。

佟佳江旅游度假区。

夜游通化老城·龙兴里。

西夹荒生态旅游度假区。

五女峰国家森林公园。

作为我国第一支重组人胰岛素的诞生地,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降糖药全品系覆盖。

专注研发,科技创新助力通化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致力于人参精深加工,人参产业不断向高端迈进。图为通化一洋保健品有限公司。

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完整人参产业链,实现人参全株开发。

人参宴。

坚守林下山参道地品质,通化市好参种回山林间。


东宝、修正、万通等一批医药知名企业集聚发展;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系列人胰岛素等中国好药创新“出海”;行业院士、专家纷至沓来……“中国医药城”追“新”逐“质”。

坚守道地,“百草之王”优中做强,声名远扬;“参”耕细作,精深加工高端突破,“新新”向荣……“中国人参之乡”“参”机盎然 。

文旅焕“新”,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花样上新;文旅兴城,活动盛况空前、消费屡创新高、成绩榜上有名……“文旅新城”“热”力尽显。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通化市向“新”突破,以“质”谋变,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推动医药健康、人参、文旅“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

逐梦“中国好药”:

向“新”发力 朝“质”攀峰

作为全国首个“中国医药城”,通化市锚定千亿级医药健康产业底气何来?

底气,源于数十年积攒的厚实“家底”;源于不断寻求突破的满目新景;源于立足“高地”攀“高峰”的精心落笔。

“问”药通化,乘势跃升,逐“新”攀“高”,新质生产力激发“新”力量,绘就高质量发展上扬曲线。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制胜生物医药产业“新”赛道,通化药企科技攻“尖”创突破,“中国好药”竞逐全球。

十年磨一剑。

在通化安睿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以“全球唯一获批上市”的身份,走出一条引领全球的开拓性路径。

血液制品白蛋白,是失血性救护等场景下的“救命药”。

“长期以来,人血白蛋白供应一直受血液制品短缺与动物源性污染的困扰。我们以重组蛋白高效表达改造、重组蛋白大规模发酵等技术平台,自主开发优化重组人白蛋白,不含动物源成分。产品纯度、表达水平、生产规模等多项成果全球领先。”公司总经理项炜介绍。

今年,通化安睿特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已在俄罗斯完成注册,获得欧亚经济联盟——俄罗斯联邦卫生部批准上市,首批订单4万支成功出口。

从生物制药到生物制造,通化安睿特还联合国内多家企业,研发多套目前全球首台且最大、最先进的设备,创造了单体发酵规模最大、纯化工艺最复杂、产品纯度最高、免疫原性最低等多项生物制造之最,数字化、智能化贯穿生产各个环节。

聚力向“新”,在通化,创新药“出海”,安睿特并非一枝独秀。

走进通化东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高速运转的生产线上,系列人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产品正全速生产。

截至今年7月末,企业已实现产值25.73亿元。

作为我国第一支重组人胰岛素的诞生地,通化东宝坚持自主创新,实现降糖药全品系覆盖,旗下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现有五个全球一类创新药,人胰岛素产品市场份额稳居国内前列。

通化金马药业集团1.1类新药“琥珀八氢氨吖啶片”取得重大进展;吉林双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新心损三项联合检测试剂”实现科技成果“变现”……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高”,新质生产力带来的颠覆和突破,是通化市培育千亿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的生动写照。

好风凭借力!

通化市医药健康产业铿锵突进的背后,是产业基础、优势资源要素的集中,更是精心布局打造的一片兴业沃土。

用“心”谋篇,向“新”而行、向“高”跃升、向“智”转变,通化市出台《通化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暨冲刺千亿级经营规模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力构建“以中药材种植生产为保障,以现代化中成药为基础,以化学制药为发力点,以生物制药为核心,以医疗器械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实施“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咨询委员会+供应链联盟”工作模式,完善“市场+政府”合力促发展工作机制,通过供应链联盟建设,助力企业抱团发展,补链、强链;

统筹“人才+科技+资金”,落实“1+7”人才政策,吸引和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科技带头人和产业工人。同时,建好张伯礼院士工作站、通化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组建重点产业科技攻关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持续优化产业生态,加快MAH生产制造基地建设,培育万通等12户企业成为示范企业,引入药品文号62个;

……

一批真招实措,赋能通化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通化市医药类企业已达104户,其中,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74户;持有3582个文号,独家品种153个;共有修正、新开河、东宝、茂祥等15个中国驰名商标。

规模大、动力新、家底厚……追“新”逐“质”,通化医药健康产业朝着高质量、迈向“千亿级”,蹚出新路势能强劲。

深耕“百草之王”:

“人参之乡” “新”参正兴

“参乡”通化,藏参之地。

广袤山林间,林下山参种质资源护育繁推攥牢“芯片”;生产车间里,精深加工“链”出高产值;数字化平台上,“智慧大脑”向新向智,人参种在土里、长在“云”上……

通化是“中国人参之乡”、长白山人参主产区和人参文化发源地。

锻造“新”优势,撑起千亿级人参产业“腰杆”,通化人参新“质态”实现发展新“质效”,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跃迁。

初秋时节,记者来到通化县东来乡,崇山峻岭、茫茫林海中,林下山参汲天地精华、山水灵气,经漫长岁月,自然生长。

登山寻“宝”,成熟的人参果实已被参农精心“收入囊中”,林下山参即将进入“下山”采收期。

“咱们的参都是在林间自然生长,用长白山区野生人参种子繁育,基本不施加人工干预,品质好。15年之后才陆续‘起参’,参龄最高的已达25年。”参农赵永生告诉记者,好参不愁卖,福建、香港等地都有固定收购的客商。

让好人参卖出好价格,通化市立足林下山参资源优势,坚定做高端方向不动摇,以“好林+好种+好法+好品牌”“四好”路径,全力推动林下山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好种”芯片,制定通化市“长白山人参”种源保育工作方案,打造长白山人参种源保育体系。依托院士、专家科研团队,开展林下山参种质资源护育繁推工作,建立通化林下山参生态种植和仿野生种植新模式示范基地,纯化和复壮人参本土品系。

完善“好法”赋能,制定林下山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加快通化人参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建设,推进林下山参企业智数升级。打造通化人参溯源体系,引入“国字号”林下山参检验检测平台。搭建“企业+科研院校”交流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林下山参产品附加值。

致力“好品牌”牵引,开展“通化人参”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工作,加强“地标”准入管理。组织全市林下山参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合力将“通字号”人参打造成“长白山人参”品牌体系中最高价值的区域品牌。

坚守道地,历经甄选,通化每一株林下山参都经过大自然数载的滋养,品质优良。

促进人参产业“优”中做“强”,通化拓展思变,推进人参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人参低温速溶片放入口腔3秒即可融化,口腔黏膜吸收率99%以上。特殊的提取和崩解技术实现人参精深加工产品迭代升级。”在力神药业(吉林)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朝阳向记者展示企业与天津中医药大学产学研融合创新的新产品。

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力神药业致力于人参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及进出口业务,产品包括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化妆品、日化品等八大系列、200余个品种,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赋能人参产业不断向更高端迈进,通化市专注人参精深加工的企业层出不穷。一项项人参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进入大市场,“底盘”稳固,亮点纷呈。

据了解,通化市现有人参加工企业450余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6户、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5户。产品涵盖人参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5大系列、近千种产品,人参二产产值突破百亿元。

同时,拥有张伯礼院士工作站、吉林人参研究院、集安人参研究所等7家人参科研机构,取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40多项。人参新资源食品194种、通过SC质量体系认证130种,数量均居全省第一位。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人参产业)落户通化。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通化以“智”提质,“数”“实”融合,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新质生产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到以医药冠名的国家级高新区——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化人参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建设稳步推进;通化人参医药健康产业园建设正酣。

“通化人参全产业链数字化平台主要建设大数据平台、标准化种植体系、高质量加工体系等7大板块,集数据采集、监测、管理、共享、分析、决策等于一体,推动人参产业数字化、数据可视化、产品可追溯。”项目负责人曲奎良说。

平台建成后将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人参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全过程监测,完成数据资源向数字资产的转化,为人参产业转型发展蓄势赋能。

打造“千亿级”人参产业集群,通化市对种植、加工、销售、监管等全链条进行系统性谋划、结构性重塑,发展“愿景”正逐步变为产业“实景”。

打造“文旅新城”:

乘势而上 绘就新景

生态通化,四季分明,春览杜鹃、夏享清凉、秋赏枫叶、冬嬉冰雪,是世界黄金纬度带上的绿色立体宝库。

诗意通化,碧水如练、青山如黛,城,康养宜人;山,重峦叠翠;水,灵动浩渺;景,意蕴悠长。

悠游通化,情怀炽热的“红色”、生态宜居的“绿色”、冰雪童话的“白色”、青天碧水的“蓝色”、风光迥异的“彩色”、底蕴深厚的“古色”、优势鲜明的“特色”,让人无不感叹——“七色”之城皆盛景。

全力推动文旅产业向千亿级迈进,通化市忠实践行“两山”理念,千方百计让旅游产业优势更优、特色更特、亮点更亮。

据文旅部数据中心测算,2024年上半年,通化市接待国内游客857.02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4.68亿元。

“奔着龙兴里的名气来的,这里不仅‘民国风’氛围感‘拉满’,活动更是‘花式’上新,好看、好玩、好吃、好逛。”游通化老城·龙兴里,游客赵珍珍兴奋不已。

今年,通化老城·龙兴里正当红,古韵新风,入梦关东。

夜色中的通化老城·龙兴里,夜游空间璀璨夺目,夜娱产品精彩纷呈,复古城楼、戏台广场、茶楼古巷;电话亭、黄包车、老海报;非遗工坊街、特色美食街、文化演艺街……时代光影尽显老城繁华记忆。

推动业态培育和人气集聚,小镇丰富沉浸式场景,融入美食、购物、娱乐休闲、互动体验、酒店民宿等业态,“萨满舞蹈篝火晚会”“俄罗斯舞蹈”好戏连台,首届龙兴里音乐节更是吸引全国各地的数万乐迷奔赴现场。

“舌尖”带动“脚尖”,寻味康养之城,非遗人参宴匠心独运,让食客大饱口福。

领略人参饕餮美味,人参宴大厨们精心研磨,运用烧、炖、煮、烤、煎、炸、熘等烹饪技法,制成融色、香、味、形、器、滋、养为一体的养生宴,玉盘珍馐,令人垂涎,形成了独特的通化风味。

畅游通化,惊艳不止于此。

游览大美山川的神奇曼妙,领略集安鸭绿江畔G331国道的美景,品尝“红色国酒”通化葡萄酒,踏访乡村奔赴“诗与远方”……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化处处皆盛景,四季都宜游。

火热的文旅市场发展势头中,通化市要“流量”更要“质量”,谋当下更谋未来。

定位“七色之城 康养通化”旅游城市形象,通化市擘画了以景区拉动、四季带动、要素联动、服务促动“四轮驱动”为实施路径,以“一城十线百景千亿级”为发展目标的新蓝图。

深化“一城”核心引领。明确“五城”发展定位,打造世界知名冰雪旅游度假地、东北亚康养旅游目的地、国家级边境风情和世遗文化体验地、东北地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地、吉林省东南部区域旅游集散地。

丰富“十线”文旅产品。开发“春日赏花、消夏避暑、金秋观山、冬戏冰雪”四大板块旅游产品,推出“通化市十大旅游精品线路”。

开展“百景”提升工程。优化景区(景点)分类、分层标准,开展“通化百景”评选暨景区(景点)提升三年行动,实现旧景提质、新景创建。

壮大“千亿级”产业规模。定位“三带、两区、一集群”文旅产业空间布局,打造佟佳江百里绿水长廊发展带、鸭绿江边境黄金旅游带、高句丽世遗风情文化廊带、避暑休闲生态康养联动区、东北抗联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环中心城区冰雪产业集群。

胜日寻芳山城里,集历史与自然的双重馈赠,兼山的雄浑与水的柔情,通化“诗”与“远方”竞芳华,稳步迈向文旅产业“千亿级”发展之路。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锚定医药健康、人参、文旅“三个千亿级”发展目标,通化市产业高质量发展脉络愈发清晰。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李铭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