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用“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写在庆祝第40个教师节之际

  更新时间:2024-09-10 08:12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四平市“红色传承 美丽四平”红色文化研学行活动。

四平市六马路小学校开展“科创筑梦想 青春向未来”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

四平市政府机关幼儿园第一分园举办亲子运动会。

四平市首届中小学家庭教育论坛现场。

四平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联盟主题教学展示与交流活动现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细育桃李,弦歌不辍。

四平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作出“用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庄严承诺。全市教育战线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奋进之笔书写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

四年来,四平市直教育系统共获得省级以上集体荣誉48项,个人单项81项,选树国家、省市名优特教师515人,高考成绩实现“两增长一突破”,重点本科进线率和普通本科进线率逐年增长,46人被清华和北大录取,65人获得五大学科竞赛省级以上一等奖,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永葆初心——

“红色领航”吹响奋斗号角

精神如炬,引领未来。全市教育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政治保障。

抓好“党政分设”。在全面总结83所试点学校、1个试点县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人才储备、干部选配、议事制度、激励措施等重点环节,建立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选优配强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190名、专职副书记166名,推动全市244所公办中小学校全部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现学校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强、议事决策水平高的“1+1>2”工作目标,为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组织保障。

抓好“思政育人”。选取16所中小学校,与吉林师范大学和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共建“四平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覆盖大中小幼学生近5万人,率先实现思政教育一体化与“三全育人”“三早育苗”同频共振。“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四平战役纪念馆内,伴随着孩子们铿锵有力的声音,一节特殊的思政课拉开了帷幕。四平市实验中学教师郭春微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英雄人物事迹,采用问题引领式教学方法,让一个个深奥的概念在学生的探究讨论中逐渐明了,使学生们真正懂得了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关系。

抓好“三乱治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强化学习教育,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树立爱心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专项治理,落实“三级”包保责任制,惩防并举,织牢“三乱”治理防控网,先后惩处违规违纪教职工69人,追责问责校级领导21人。

坚守恒心——

“四大教育”铸造四平名片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四平坚持用心做教育,倾力铸品牌,各领域成果丰硕,锻造出“四平教育”亮丽名片。

学前教育实现普及普惠。为破解“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和师资不足等问题,四平市教育局紧紧抓住国家专项整治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有利契机,创新提出集团办园的理念,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3年来,先后收回小区配套幼儿园31所,投入资金2.05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78所。为进一步加快补齐公办资源短板、全面提高区域保教质量,先后创建大园区24个,带动260所幼儿园实现区域内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其中,重点打造的样板工程——市政府机关幼儿园第二分园,达到全省乃至全国先进水平,成为四平地区明星样板园。目前,全市学前3年毛入园率提升至92.86%,公办园占比达53.17%,普惠园覆盖率达90%。

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打破校际壁垒,以四平市第三中学校为龙头的“三区六校”集团化办学试点,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目前,全市已挂牌成立5个紧密型教育集团。按照“优质带动、优势互补、逐步覆盖、共同发展”思路,统一管理办学治校、教育科研、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等,推进优质资源共享,进一步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

普通高中实现特色发展。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改变普通高中传统办学模式和育人机制,变“以分数定终身”为综合素质全面评价,对各普通高中学校实施“以入口看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评价方式,在促进学校赶比超的同时,形成了以科技、体育、艺术等为特色的多样化办学格局,构建起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重理、四平市实验中学偏文、四平市第三高级中学重艺术的“三足鼎立”“互为倚重”的良性竞争格局。

职业教育实现弯道超车。建设以四平职业大学为龙头,中高职无缝衔接的“职教航母”。全面推动四平幼师升专工作,打造省内唯一面向全国招生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同时,立足区域重点产业发展实际,瞄准地方人才需求,新增“作物生长技术”“直播电商”等4大类18个专业,促成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等5所高校与本市9家企业开展校地合作,签订1所产业学院和2所产业研究院合作协议,共建9个实习实训基地,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实现新突破。

秉持公心——

“制度创新”回应民生关切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四平直面教育民生热点,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果敢作为,全面回应百姓期待。

针对“择校热、大班额”问题,创新“阳光分班”机制,对全市183所中小学实行“电脑派位”,3.34万名新生全部通过“31520”模式“就近入学”,实现“零择班”。“我家孩子今年上初中,我们亲身体验了‘阳光分班’的全过程。从抽签到监察人员签字,每个环节都做到了有序透明,让优质教育像阳光一样普照每一个孩子。阳光分班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切实减轻了我们家长很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双辽市第四中学一年八班学生程韵琳的家长说。

针对“报考难”问题,全面深化中考录取机制改革,实行全科开考和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科学调整市直普通高中录取批次,给学生家长更多选择空间。

针对“公参民”改制问题,采取“公办+合作办学”模式,对师大附中、附小的招生政策合理设置过渡期,全校206名教师一次性转变身份,在全省率先完成“公参民”改制。

针对“双减”问题,完善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加大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力度,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全市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全部清零。建立课后服务保障机制,在全省率先将课后服务纳入政府保障和民生改善项目。四平市学校“双减”典型案例,作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被教育部推广。“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天赋和特长。现在回想,原来给孩子报补习班,经济负担大,还十分焦虑,怕输在起跑线,其实是花钱办错事,违反了孩子成长规律。”伊通满族自治县黄岭子镇满族中心小学校六年一班学生张津赫的家长郭春萍,在孩子开心的笑容中,理解了“双减”政策落地的真正意义。

四平市紧紧围绕“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两大核心任务,完善管理体制,采取一系列举措,坚持标准引领、创新方式方法、强化督导问责、健全督学队伍,统筹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市直相关职能部门、县级政府依法履职尽责、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强力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先后制定完成《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四平市教育督导问责实施方案》,精准提出5个方面、17条具体改革举措。下发督导通报84份,整改46项教育重点难点问题,实现督导“长牙带电”。

启智润心——

“五育并举”成就出彩人生

以人为本,多元育才。四平市实施“重行、启智、尚劳、促美、健体、环境”六维并重模式,持续推进“五育融通”育人新途径,为孩子的出彩人生奠基。

校园科技节、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科普+研学”、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家精神讲座……近年来,在四平市各中小学校掀起一股科技创新热潮。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恰逢其时。各学校借助科技馆、规划馆、青少年宫、实践基地等校内外平台,发挥本校资源特点和师资优势,开设无人机、创意编程、航模车模、3D打印等科技创新类课后服务社团。四平市第二实验小学六年十班学生冯冠博说:“我特别喜欢学校的航模社团,每周都期待社团的课程。这些校内外活动,提升了我的科学素养,让我有了新的灵感和动力,激励我不断前行,探索科技的无限可能。”

大力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49所学校被命名为冰雪特色校,47所学校被命名为足球特色校,9所学校被命名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高中女子篮球等特色项目,在全国、全省比赛中获得130余个奖项。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的学生群舞《远山的盼望》,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现场展,荣获中学甲组一等奖。四平市第三中学的学生合唱《萱草花》,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现场展闭幕式。

探索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格局,成功举办首届中小学家庭教育论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助力四平家庭教育工作全面发力。大力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全市已挂牌家长学校346所,挂牌率达到98.3%,实现中心校以上学校全覆盖。组建家庭教育人才梯队,聘请赵刚、何云山、吴惠强等国家级专家为家庭教育高级顾问,打造家庭教育研究高端人才队伍;在域内征集40名具有心理咨询师证的教师成立研训部,作为四平市家长大学的特聘教授,为全市的家长学校培训家庭教育指导师;由社会公益组织成立近千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志愿服务团队。打造线上学习服务平台,依托新媒体彩练客户端,开发四平家庭教育(中小学)家长学习平台,共享专业课程3000余节,植入家庭教育AI咨询师,以“共情+动机分析+实用方法”的形式,为家长、老师及学生提供智能化教育辅导。

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薰衣草”行动计划,力争做到心理健康问题早预防、早识别、早引导、早干预、早释放和早应对,全方位为“心”赋能。目前,全市有120所小学建立心理辅导室,占比23%;96所初中建有心理辅导室,占比93%;全部高中学校建有心理辅导室。同时,将心理健康课程列入中小学课程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并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危机排查和重点关注群体的心理测评、访谈,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全面创建“行走的课堂”。2020年以来,围绕红色、农业、民俗、科技、自然、冰雪等主线,设计开发了以“白山松水,大美吉林”“红色传承,美丽四平”为主题的13条精品研学线路、200余门课程,全省10个地市(州)中小学生在此开展各类活动200余期,10万余人参加,共完成40余万人次天的研学工作量。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四平特色的“政府引领、学校主导、基地参与、教研支持”的“四力联动”劳动教育新模式,深受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胸怀仁心——

“红烛铁军”传承教育家精神

师者,如泽如炬,虽微致远。四平市教育战线始终将教师作为立教之本,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全国模范教师、四平市铁西区十家堡镇中学教师滕万国说:“我将把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心投身到教育事业中,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德修身,敬业立学,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努力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四平市深入开展“五机制五评价”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活动,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五唯”顽瘴痼疾,构建教师队伍管理“五个机制”,完善教师评价新“五个维度”,科学评价教师,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先选优、评职晋级等重要参考依据,不断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积极性。

2020年以来,四平市构建起2802名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梯次配置的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队伍;全域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先后培训教师17076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实现“全覆盖”;培育740名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学科带头人等,锻造出一支真心爱学生、用心做教育的“红烛铁军”。


来源: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作者:崔维利 王纪佳 通讯员 郭旋

初审:马萍

复审:刘晗

终审:张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