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我省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

作者:记者米韵熹 韩雪洁 马璐 裴雨虹 郭悦   更新时间:2024-07-26 07:16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列为“七个聚焦”之一,提出了文化领域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和重大任务,并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专题部署,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全面指引和根本遵循。

改革号角吹响,令人心潮澎湃。聚焦改革部署要求,吉林广大文化工作者倍感振奋、反响热烈。大家一致表示,将把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供给机制,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吉林力量。

加强思想引领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

旗帜引领方向,思想凝聚力量。

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改进创新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决定》部署的一系列改革举措,着力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夯实思想根基、汇聚精神力量。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不仅对增强人民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基础和战略意义,也对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重要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作用。”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史守林表示,“《决定》提出,‘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为社科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省社科院全省重点智库作用,以智库能力提升工程、学科建设争先工程、研究范式创新工程、青年人才培育工程、社科组织统战工程等‘五大工程’为抓手,进一步推进‘第三次创业’,持续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贡献社科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立根固本、明辨方向、凝心聚力。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对筑牢共同理想信念、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提供制度支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朱孟才在学习全会精神后深感振奋。围绕进一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他说:“我们将把‘三地三摇篮’等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贯彻落实《吉林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持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五走进’红色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重温革命传统,践行初心使命,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同时,坚持‘典型引路’,优化英模人物宣传学习机制,充分发挥改革先锋、时代楷模、道德模范、吉林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魂入行。”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进文化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决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

聚焦这一改革着力点,省文联在建立健全文艺创作服务体系、加强文艺创作引导、建设优秀文化人才队伍上重点发力,以“吉”文艺计划、“文联小视频”热榜计划等活动为载体,推动吉林文艺作品出彩、出圈。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赵明表示,“我们将持续对标对表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重大部署重大目标重大任务,特别是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文化自信和行动自觉,切实让全会精神成为文联深化改革、优化职能、改进工作的行动指南。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随时代步伐,聚焦重大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创作,聚焦地域文化特色组织系列创作,聚焦国内重大奖项推荐精品创作,聚焦促进文艺精品传播引导创作。真正爱护艺术家,爱护创造力,爱惜好作品,乘势推动吉林省文艺文联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同样是文化体制机制改革进程中的“必答题”。“《决定》提出,‘深化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深化内部改革,完善文艺院团建设发展机制’,为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和要求。”长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严表示,“长影集团将改革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秉承‘六大办影理念’,在加强电影主业创作、优化产业经营结构、激发企业经营活力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把全会重大改革部署转化为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优化文化供给 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是传承民族精神、赓续文化根脉的重要公共文化场所。“着眼于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决定》明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等改革任务,这为做好新时代博物馆和社会文物工作提供了遵循。” 省博物院院长韩戾军说,“我们将以一系列具体措施继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研发系列博物馆社教课程,探索研学活动新形式,结合文旅融合新趋势,推动‘博物馆+研学旅行’创新发展,让博物馆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发掘文物讲解新特色,对讲解语言、讲解模式进行双重创新,培养多元化讲解队伍,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切实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近年来,文旅产业频频“破圈”、持续升温,文化和旅游、诗和远方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

如何更好激发文旅创新创造活力,以文旅高质量发展增强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成为文旅产业改革的关注焦点。“《决定》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指明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文旅改革的方向。”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孙光芝表示,“我们将把高质量发展理念进一步全面贯穿到文旅产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更加注重提升文旅优势产业品质,更加突出长白山战略地位,把查干湖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全面打造现代化文旅产业体系。积极探索推进健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坚持以文塑旅、以文彰旅,深入挖掘梳理阐释吉林省特色文化,推动更多文化资源转化为高品质旅游产品。增强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能力,打造更多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以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能力,切实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积极作为、释放活力。”

作者:记者米韵熹 韩雪洁 马璐 裴雨虹 郭悦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