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播种机在地里来回穿梭作业。刘力鑫 摄
本报讯(殷哲宇 记者张磊 尹雪)连日来,借助气温回升、土壤墒情适宜的有利时机,洮南市呼和车力蒙古族乡迎来花生播种季。
5月13日,在车力乡创业村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合作的吉林省花生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里,两台集覆膜、施肥、播种于一体的花生播种机在地里来回穿梭作业,忙碌有序的农耕图景徐徐展开。
在这里,吉林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团队全程参与,并提供种子、化肥、农业技术支持,签订回收合同。创业村包保单位吉林省科协也积极对接,给予大力支持。多方力量的投入,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更为花生良种繁育示范基地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今年基地播种面积150亩,在种植模式上进行了创新。由传统的大垄种植改为小垄种植,垄宽从原来的65厘米缩小到50厘米。这一改变可使每15亩土地增加20%的苗株率,从而有效提高产量和收入。”洮南市呼和车力蒙古族乡创业村书记徐刚说。
今年,吉林省花生良种繁育示范基地采用了先进的膜下滴灌技术。这种技术通过使用贴片式滴灌,实现了水肥使用的精准控制,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求进行分次施肥,水量、肥料均可精确控制,从而达到了水肥耦合的最佳效果。
同时,为了响应环保号召,基地还使用了降解膜。“这种膜在光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自主降解,到8月份即可完全降解,有效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伟堂说。
近年来,车力乡结合本地实际,凭借独特的沙质土壤和纬度优势,与省科协、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紧密合作,共同谋划致富产业。吉林省花生良种繁育示范基地的成功建设,擦亮了车力乡花生种植的品牌,也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