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以“相约吉地 共沐书香”为主题的首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在长春开幕。《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携美好山河愿景,于长春国际会展中心设立展区,以书为媒,探寻地理的秘密,品味阅读的魅力。有关吉林本土的精彩展陈内容,让展区汇聚了众多人气,而以中国国家地理·梦巴格为首的2024年新款产品更成为“展销宠儿”,深受广大参观者的喜爱。
“吉美”闪耀,华夏之美尽展
展区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旗下的《中国国家地理》《博物》《中华遗产》三本刊物。近年来,中国国家地理持续关注吉林内容,在2017年677期、678期《中国国家地理》围绕吉林自然、人文资源出版了吉林专辑(上、下)。两册专辑在内容上各具特色,每篇文章、每幅照片从自然到人文,从历史到现今娓娓道来,从人们耳熟能详的长白山、松花江、长影、一汽到人们还比较陌生的 “三宝” “二白” 等一一介绍,使读者对吉林有了全新的更加全面的认知。
此外,在2024年763期里,特别对331国道(吉林段)进行了专题报道。G331经过拥有“塞北小江南”之称的集安市,鸭绿江在城边流过,这里的鸭绿江国门景区,是吉林省唯一一个既有公路口岸又有铁路口岸的景区。再自“四保临江”战役发生地的临江市到长白县,鸭绿江两岸层峦叠嶂,如同被切削过的山谷里,河道被挤压着,浅滩和暗流密布,这里也是过去放排人最险峻的江段。沿江继续前行来到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这里是鸭绿江的发源处。一滴滴水,一股股溪流在此汇聚,一路浩浩荡荡奔向西南,蜿蜒穿行在山脉峡谷之间。
“看到家乡的绝美风光如此精致地在书中呈现,很有视觉冲击力,更有亲切感。这次我买了两本,一本翻看一本收藏!”长春市民刘学义说。
展区还有系列图书的展示:《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特辑)》对中国最美的地方进行了全方位的巡礼;《美丽中国》是中国国家地理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所做的国家形象画册;《神奇的物种》作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COP15)官方用书青藏高原博览藏书;《喜马拉雅》全长2900页,字数逾85万,收录胶片拍摄图片3000多幅;《海错图笔记》系列累计获奖14 项,是畅销百万册的现象级书系。
虫鸣鸟叫,自然之趣尽显
展区里,由中国国家地理自然教育中心编著的 “课本里的大自然”系列图书广受现场家长和孩子的好评。丛书分为《课本里的神奇动物》《课本里的妙趣植物》《课本里的奇妙地理》共3册,由从小学语文课本中精心挑选70多篇包含科普知识的课文,并梳理了600多个相关知识点,以科学视角,发现语文课本中隐藏的知识,以妙趣横生的语言,让孩子们读懂名家笔下的自然万物。
此外,展区内《本色中国》VR体验也备受关注。《本色中国》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立项出品、第一部展示国家形象的纪录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面向海内外推出。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中国科学院联合监制,中国国家地理、青岛出版集团等机构合作推出的《本色中国》VR定制产品,让体验者通过HTC VIVE高端VR眼镜瞬间穿越时空,感受《本色中国》VR高清视频呈现的震撼视觉体验,8分20秒身临其境感受中国山河美景。
要说展区里的“人气冠军”,非博物文创的展示区莫属了。博物文创博取天地灵犀,遍收自然好物,提倡博物学复兴,倡导科学求知的生活态度,推崇积极向上、健康多元的生活方式。其中,中国国家地理·梦巴格带来了今年新款产品,甲辰年典藏纸模“山海造物——寻龙觅踪”以及造型栩栩如生,声音通过真实动物鸣叫声录制而成的“为自然发声”等系列主题产品。
中国国家地理秉承“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的理念,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疑点背后的科学故事,并非对已有知识的归纳和整理,而是新发现、新进展,再发现、再认识。然后以全媒体形式记录发现,将科学传播内容达到目标人群,通过艺术的表达,将优质内容融入线下的体验,实现发现美、记录美、传播美、体验美的跨越式升级,以科学内容驱动文旅高质量发展。长春市民纪女士购买了不少纸模玩具,“我儿子对自然科学怀有浓厚的兴趣,为了激发他的探索欲望并加深他对自然的保护意识,我特意为他购买了三角龙、夜莺和大头切叶蚁的精致模型。这些模型不仅具有高度的仿真度,还能在拼装过程中引导他深入了解这些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我相信,通过这些模型的陪伴,他将能够更深入地探索自然的奥秘,并更加珍视和爱护我们美丽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