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在车窗外飞驰掠过,远方树林升起朦胧的雾霭,黑土地在夕阳照耀下泛起金色的光辉……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我的内心便生起阵阵悸动。正是在这样的悸动中,我与《吉林日报》结识、相逢,并由此开启了一段美妙的心路历程。
吉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吉林青年,乡愁是这片土地留给我们的独特情怀,以至于在外求学、工作之余,我们总是对东北的家乡报以深深的眷恋。父母的鬓间是否又增添了白发?家乡黑土地上的庄稼收成几何?蜿蜒的嫩江是否仍旧那般清澈?每当在深夜坐上驶回关外的列车,这样的情感便愈发强烈起来。在自媒体还不够发达的时代,我们也只能通过浏览《吉林日报》官网的方式,借助文字和图片去排解乡愁、感受故乡。我仍然记得,列车在夜里始出关中平原,经过黄土高原上的沟沟壑壑、京津大地上的浩渺云波,直奔千里外的关东沃野。夜深人静的车厢里,伴随着窗外皎洁的明月,打开手机《吉林日报》,透过屏幕感受故乡的变化,借助文字触摸黑土地的温度,即便在旷野的凉夜,也能体会不一样的温情,这便是我与《吉林日报》最初的邂逅。
我由此发现,文字其实拥有一种可以超越生命的力量,它可以穿透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承载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吉林日报》为学生时代的我开启了一片崭新的视野,也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发展,小小的手机屏幕也可以跨越千里之遥,将游子与故土联结为一。就像电影《死亡诗社》当中经典的台词:“我们读诗写诗,非为它的灵巧。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又像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说的:“文学是人学”。我想《吉林日报》展现给我的,就是这样一份可以寄托生命情感的永恒归宿。
当然,除却文字的力量,每一个东北青年也许都要面对另一份难以释怀的情感:是否要“孔雀东南飞”?关外的故乡冰天雪地,关内的大地繁花似锦。一边是对故土的眷恋,一边是对逐梦的渴望,我们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做着两难的抉择。我想,东北振兴需要的就是我们这样的东北青年。这是一片曾经充满荣耀的土地,黑土地同样可以承载我们诗一样的梦想和远方。也许,这早已蕴含在我和《吉林日报》的初识里,因为我透过《吉林日报》观察到的,依旧是那方美妙的孕育着勃勃生机的沃土。
在这样观念的影响下,毕业后,我选择了与“孔雀东南飞”不一样的人生道路,成为了吉林家乡宣传战线上的年轻一员。或许冥冥中自有天意,热衷于文字工作的我又有幸成为《吉林日报》的通讯联络员。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我借助《吉林日报》去观察世界、审视当下,而是我与《吉林日报》一起,在社会的浪潮中记录时代,在发展的洪流中见证历史。从学生到职员的转变,使得我不再只是吉林发展的观望者,而是真正成为了一个家乡发展的建设者、东北振兴的实践者,身份转换之余,更多的是青年人的信仰、梦想与担当。在归来与展望之间,我选择用文字把握时代的脉搏,用记录抚摸社会的心跳。我想,这对于年轻的我,确是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好所在。
《吉林日报》带给我的还远不止这些。基层采风给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瞬间。我曾不止一次在白雪皑皑的乡间地头走过,看到不远的农家升起炊烟,暮色将雪后的原野笼罩成一片金色;也曾走过盐碱地上的千亩良田,看秋风乍起,稻浪金黄,改良水稻结出累累的硕果;也曾驻足霓虹璀璨的城市之夜,用相机记录市民游客灿烂的笑脸;还有难忘的乡间夜空的璀璨星河,亲历夜空下村民们民主协商、议事共话……这片土地是如此丰富细腻,她充满了故事,饱含着温情。我用镜头和笔尖记录这里的点点滴滴,她也用温馨和多彩回馈于我,让我不断扩宽生活的边界,丰富生命的维度,这对于90后的我是极其难得的。更为重要的是,我由此学会了如何亲民,如何深入群众。我时常认为,所谓记录时代,更多的是记录时代里的人;所谓见证历史,无非是见证历史中不同的人生。这片土地上的人,他们的休戚生息,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幸福苦恼,都需要我们的观察和倾听。《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想,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需要新闻工作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许,群众就像一本厚厚的书,不同的人生写满了不一样的故事,那里有丰收的喜悦,有明天的憧憬,有劳动的汗滴,有生活的甘苦……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在这吉林西部的嫩江之畔,我与《吉林日报》共同见证的,恰恰是由人民群众汇聚而成的历史的江河。
如今已是我成为宣传工作者的第三个年头。从缘起相逢到聚力和合,我与《吉林日报》的情谊跨越了千里之遥,回归于北国江畔。在归来与展望之间,《吉林日报》伴我走过了一条共同成长、互相成就的道路。衷心祝愿吉报蓝图璀璨、续写新篇,我愿与吉林日报一道,见证时代,共创未来。
作者:通讯员 沈兰洁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