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优“引育用留”激活人才引擎—— 通石公司打好“四张牌”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万双   更新时间:2024-05-04 04:39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高端技术人才难引进,实用技术人才难招聘,是部分企业在招才引智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不过,在通化市有这样一家企业——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通石公司),却打好了人才“引育留用”四张牌,因人才队伍建设而闻名通化。

始建于1958年的通石公司,是我国最早的石油钻采机械的生产制造企业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台石油修井机的诞生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通石公司已成为我省最大的石油钻采设备制造商,也是中国石油“能源一号网”供应商和中国石化的一级供应商,产品覆盖国内全部油田并出口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企业稳定发展,继而做大做强,通石公司的法宝之一就是持续做优“引育留用”激活人才引擎。在他们看来,企业人才创新和招才引智有机结合是解决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这样员工才能用得上、靠得住、留得下。

通石公司研发员娄江,入职后仅两年时间就能够承担产品大部件、整机研发工作。去年,他作为主力成员,同深圳某公司共同研发多功能抑尘车和后来出口到科威特的液压绞车20吨激励车,这两个产品均实现当年研发当年销售。

短短两年的时间,就“速成”为企业一线研发骨干人员,这里面有什么秘诀?

“我当年一入职,企业马上就安排了专业技能好、经验丰富的师傅来带我,使我快速融入企业,并迅速得以成长。”娄江告诉记者,“企业对于我们这些新人,用心良苦。”

用心良苦的背后,是通石公司一贯的求贤若渴。

通石公司注重用好政策“引才”牌。依托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招才引智优惠政策,公司会积极主动地通过多个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并到对口院校招聘,积极参加各类招聘活动,旨在广纳英才。同时,公司还利用“通化市学子兴企计划”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积极引进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应届高校毕业生、职业技工学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充实到企业的各个岗位。

为全方位培养人才,公司也靠自己“育才”。“借助公司的优势资源,发挥人才最大的潜能,让更多的人才从公司脱颖而出。”对于通石公司的“育才经”,副总经理徐朝辉感触颇深。

钳工出身的徐朝辉,就是从普通工人干起,在公司的培养下逐渐成长起来的。通石公司2014年成立徐朝辉技师工作室。2016年,徐朝辉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并成为吉林省首批双贯通人才。同时,徐朝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吸纳了一批有特长、有上进心的年轻人,并成长为公司骨干。从2017年起,通石公司先后有9人被评为通化工匠,通化市从资金上、技术上、政策上提供帮助,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政治修养,成为有高度政治觉悟、高度职业技术的优秀人才。

充分发挥人才效应,通石公司建平台不拘一格“用才”。目前,公司技能人才队伍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党员,重点培养生产经营一线职工、专业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人员入党。公司每周召开一次“党建、安全环保、经营、工会”联席会,利用这个平台组织员工结合工作实际参加政治学习,增强员工为国家、为企业奉献的意识。此外,通石公司还注重人才的长期培养,为人才提供成长空间和施展身手的舞台,使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价值。

怎样留住人才,通石公司用情感“留才”。除了让人才有用武之地,通石公司还从荣誉和经济待遇两方面着手,让优秀人才获得归属感、自豪感与荣誉感。除推荐优秀员工参评各级劳动模范外,公司内部评选劳动模范,让优秀人才获得认可和尊重。这些优秀人才不仅在通石公司获得了荣誉、提高了收入,还在子女就学、职称评审、能力培训等方面享受了很多政府优惠政策。目前,通石公司48%的内部股份为员工持有,每年年底为员工分红。员工持有股份的大小,既不唯职务,也不唯职称,而是看贡献,真正实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让人才与企业共同成长。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万双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