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之歌︱源起嘎什根——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栽培与耕作技术研究团队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孙翠翠   更新时间:2024-04-30 09:57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4月末,镇赉县嘎什根乡的水稻育苗大棚里,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栽培与耕作技术研究团队侯立刚研究员正在大棚内采集数据。

从1988年在嘎什根乡就地取材,采用“马粪调酸法”破解盐碱地水稻育苗难的困惑,到如今“一抢三替”栽培技术在镇赉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栽培与耕作技术研究团队老中青三代,已经在嘎什根乡驻守了36个年头。

从“碱疙瘩上种不出水稻”到实现重度盐碱地改良当年亩产超600斤,科技创新在这片白花花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走进省农科院嘎什根乡水稻实验站楼内,一排排奖状十分耀眼。

苏打盐碱地大规模以稻治碱改土增粮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201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超级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及区域化集成应用,2014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记者细数了一下,“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省部级三等奖”3项。2022—2023年,该团队先后被评为吉林省工人先锋号、全国工人先锋号。

试验大楼里,各种试验器材琳琅满目,专家们正忙着对采集的盐碱土理化性质进行检测。

“第一代科研人员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第二代解决的是从低产到高产的问题,到了我们这一代,主要研究的课题是‘优质优价’,在保证水稻产量、提高水稻质量的同时,帮助农民节本增效,让农民在‘以稻致富’这条路上走得踏实。”侯立刚手里的玻璃器皿偶尔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百千万人才国家层次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吉林省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对于侯立刚来说,荣誉之下是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唯有带着团队全力以赴,马不停蹄、分秒必争。

2022年,团队成员马巍先后荣获“吉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吉林好人,最美职工”荣誉称号。

此时,马巍正从嘎什根乡急匆匆赶往镇赉县大屯镇大官村。

“老任头的水稻育苗防病工作正是关键期,要去看看秧苗长势。”话音刚落,破旧的小轿车已经在村路上卷起一阵白土。

这是马巍驻扎嘎什根乡的第十一个年头,新技术、新模式,不断从嘎什根乡向镇赉县甚至更远的地区辐射。

曾经的大官村“三步一换土”,稻农老任头——任志国年年种稻,年年不打粮。

从2014年开始,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入驻大官村,从治理让农民望而生畏盐碱土“马尿红”入手,“一地一策”,因地选种、因地施策,水稻产量也从原来200斤/亩,增加到1350斤/亩,翻了近7倍。

侯立刚等人创新的“深厚耕层+肥沃耕层+降碍除障”物理改良与生物改良相结合的水田合理耕层构建技术,进而完成了“建良田+选良种+用良法”盐碱地生态改良方案的第三代更迭。

如今,在老任头的7000多亩稻田里,集结了各种先进的水稻栽培新技术和各种先进的监测设备,他的大米品牌“老任头”已经远近闻名,价格攀升到每斤20元。

离开老任头的育苗大棚,马巍直奔建平乡丽华家庭农场。毛印华和毛旭正站在地头翘首等待。

“这是耐盐碱又好吃的新品种,看起来长得不错!”多年来,毛旭在省农科院的指导下,不仅把水稻产量提高了,还开展了“稻蟹共生”等“一地双生”种植技术,让盐碱地产出好水稻,卖出好价格。

科技与政府紧密结合、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专家与农民紧密结合,省农科院水稻栽培与耕作技术研究团队在生产中进行科技攻关,在实践中进行技术推广,形成了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同步,科研紧密为生产服务的新模式,助推镇赉县水稻生产,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低产到高产,从高产到优质三个阶段性跨越。

如今,镇赉县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55万亩,成为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第一县,而种稻面积40多万亩的嘎什根乡,则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第一乡。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孙翠翠
编辑:梁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