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边境村|大山里的探路者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胜章 马宁   更新时间:2024-04-29 09:05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从G331国道集安市段西行百里,径向西南,转入一条水泥山路,汽车在崇山峻岭之间再行50余里,终于来到杨木林村。

从冰雪覆盖到春暖花开,吉林农业大学驻杨木林村第一书记冯甘雨沿着这条50多里的山路徒步走过好几次,一条路,108处弯角,一侧江水奔腾,一侧山势奇险。但这条蜿蜒盘桓的山路,却也幽深秀丽、景色宜人。

这里是两国、两省、两江交汇之地,也是吉林省西南门户第一村。

因为路难,进出不易。曾几何时,这里近乎与外界隔绝,土特产卖不出,新产品进不来。村民外出,夏天靠船、冬走冰面。

于是,杨木林村党支部和400多名村民,成了大山里的探路者。村党支部书记巩希平告诉记者,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帮助下,集安市加大力度推动边境村建设,凉水朝鲜族乡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杨木林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叶芹、板栗、榛子等种植项目。

他们一直在努力。一波又一波的游人开始走进杨木林村,一批又一批的土特产开始走出大山。如今的杨木林村,亮丽村舍错落有序,村美民富产业兴旺,边疆风情如诗如画。

驻村第一书记冯甘雨说,他也是杨木林村的探路者,虽然不是村里人,但已把那份坚定与执着融入骨子里。

站在高处遥望,杨木林村的大叶芹,铺满山坡,夹杂着盛开的杜鹃花,连成一片泛着浪花的绿色的海。

村干部和驻村干部们爬过几处山坡,穿过田间土埂,走进大叶芹种植基地,与村民一起劳作,然后,将刚刚采下的新鲜大叶芹送到村子集中点。商贩们早早侯在那里,打包、过秤、装车,村民们脸上绽满笑容。

当下,正是大叶芹采收季。每年仅此一项,产值能达到200多万元,村民收入近4万元。

“现在,来杨木林村的人多了,大叶芹等农特产品销路好了,大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看产业兴旺,看美丽乡村,看边境风情,游客至此,便能深刻感受到吉林西南第一村的魅力。”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第一书记冯甘雨还在盘算着另一条持续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的路。

几个月前,他帮助村里引进了几百只“丽斑麻蜥”。于他而言,这次探路,异常艰辛。除了要研究“丽斑麻蜥”的习性和饲养技术,他还要提前联系药企,做好市场渠道铺垫。目前,药企的意向收购,让他兴奋不已。

他说,如果“探路”成功,杨木林村除了“强边富民路”,就又多了一条。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任胜章 马宁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