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练观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学什么?怎么干?这次会议划出重点

  更新时间:2024-03-13 14:55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3月12日中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吉林代表团乘飞机返回长春,满载而归。下午3时,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召开,主题只有一个: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安排部署吉林贯彻落实工作。

把全国两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全面振兴率先突破的自觉行动,把宏伟蓝图加速转化为施工图、实景图,这次会议干货满满、与会同志信心十足。

3月12日,传达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精神大会以视频形式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景俊海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胡玉亭,省政协主席朱国贤出席会议。本报记者 邹乃硕 张野/摄

敲黑板、划重点、记笔记——

学什么?

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北、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一体领会、一体贯彻、一体落实,确保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吉林有行动。

要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中心任务和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把加快发展吉林特色优势的新质生产力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与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培育“四大集群”、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做好“放”“活”两篇大文章紧密结合起来,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务求实效,更好地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

我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持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四大集群”培育、“六新产业”发展、“四新设施”建设为聚焦点和着力点,全力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图为吉林化纤集团国兴碳纤维公司工作人员在碳纤维成品包装线上进行操作。本报记者 石雷/摄

怎么干?

一要以扩大内需支撑经济回升向好

质量并举扩大有效投资,毫不放松抓好“四大集群”“六新产业”“四新设施”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落地一批强链延链补链项目,同时着力推进水网、路网、电网、信息网、油气管网等现代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产业类项目投资占比要达到一半以上。推动消费提质升级,把握后疫情时代消费变化特征,持续激活大宗消费、文旅消费、新型消费,开展“消费促进年”,实施“放心消费行动”,有力拉动消费内需。要大力稳外资、稳外贸,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提升经济外向度水平。

二要以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紧扣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培育“四大集群”、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布局新质产业链,推动高端装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先发展,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卫星制造及数据处理、无人机制造及低空服务等新兴产业优先发展,瞄准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前沿赛道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正确认识“新”与“旧”的关系,把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利用新技术、新要素、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各地要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三要以创新下好高质量发展先手棋

充分发挥省内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创新主力军和策源地作用,积极引进省外院所企业先进技术与项目,完善联合创新机制,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在重点领域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全力推进我省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加快布局一批大科学装置、大创新平台,全力争取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深化全链条部署、全周期协同,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应用场景培育、产业生态建设,推动优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集聚一批顶尖创新团队和“高精尖缺”人才,打造全国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四要以深化改革为全面振兴蓄势赋能

继续坚持“放”“活”并举,解放思想、开放包容、放开搞活,用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以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突出抓好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改革。锲而不舍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施营商环境优化重点行动,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抓好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对接,携手推动东北区域一体化发展,纵深推进“五个合作”,吸引央企再布局、民企大发展、外企快涌入。加快实施新一轮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开放通道、口岸和平台建设,持续扩大整车、医药、高新技术等优势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擦亮我国向北开放重要窗口的鲜明标识。

五要以现代化大农业夯实“三农”根基

扎实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年度任务落地,统筹抓好黑土地保护、盐碱地综合利用和撂荒地治理,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努力向粮食年产900亿斤目标冲刺。树牢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着力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持续抓好“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延伸拓展“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全产业链,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公主岭市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提高黑土地保护利用水平,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努力实现黑土增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图为公主岭市顺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北斗导航系统移动基站定位农机播种方向和速度。本报记者 石雷/摄

六要以绿色低碳引领可持续发展

认真抓好污染防治,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统筹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抓好松嫩鹤乡国家公园创建基础工作。扎实推进“陆上风光三峡”“山水蓄能三峡”“全域地热三峡”建设,深入实施“氢动吉林”“航煤绿动”“醇行天下”行动,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体系绿色转型。坚持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大力发展冰雪和避暑休闲生态旅游产业。

七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高品质生活体系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促进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稳步提高最低工资、城乡低保标准,加强对困难群众救助保障,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坚持从教育、医疗、养老、托幼、住房等热点民生领域入手,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八要以底线思维守牢安全发展屏障

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以“一域之稳”保障“全局之安”。

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

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我省将乘势而上、铆足干劲,以扎实开展“狠抓落实年”活动为契机,务实推进项目建设,全力稳定经济运行,务实推进项目建设,持续狠抓招商引资,认真组织春耕生产,稳步推进机构改革,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全力以赴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有了“开门红”,加上持之以恒抓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一定会在吉林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原标题: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学什么?怎么干?这次会议划出重点——


作者:于迅来/总策划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锐 黄鹭/文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