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苓:愿做一滴水,为吉剧润色

  更新时间:2024-02-19 22:50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孀居半世心未寒,喜我包门子弟贤,包勉儿离家千里为知县,三弟他铁面无私明镜高悬……”郭云苓在二十出头的年纪演唱经典吉剧《包公赔情》,便赢得了满堂喝彩。

郭云苓是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演员、声乐指导。1986年,她考入吉林省戏曲学校,便开始了与吉剧近半生的羁绊。她是著名吉剧表演艺术家杨俊英和王青霞两位老师的爱徒,曾为吉剧电视剧《桃李梅》袁玉桃配音、吉剧《三请樊梨花》片段配唱,在传统吉剧《长孙皇后》扮演长孙皇后,在2019年央视春晚长春分会场的《大姑娘美大姑娘浪》《嫦娥飞天》两个节目配唱……

也曾因公负伤,抱憾离开吉剧;也曾为生活奔走,远离舞台。但郭云苓对表演的热爱并没有消减,她开始学习通俗歌曲、民歌、美声等唱法,并且拜吉林省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韩子平为老师,学习二人转。

“云苓上台一唱,马上就技惊四座。她的演出不只有声乐、歌曲,而且吉剧、京剧名段、二人转,唱什么都非常地道。可以说她的人生积淀,艺术积累非常的雄厚,唱、扮、舞、说、绝,样样到位,手、眼、身、法、步,步步惊奇,十八般武艺都精通。”韩子平曾这样评价郭云苓。

不论世事如何变幻,郭云苓从来没有忘记过吉剧。

“我从树下过,清香扑满怀,滔滔大海潮,唤我踏浪来,哎哎哎咳呦槐花海……”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一次比赛中的即兴发挥,郭云苓唱完歌曲《槐花海》再唱京剧《海岛冰轮》,发现歌和戏是相通的,那一瞬间她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对吉剧的唱腔方法有了新的领悟。

吉剧到底怎么唱才不累?

是郭云苓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我总想为吉剧做点事情,我不能白学。要让学吉剧的孩子们少走弯路,缩短艺术成熟的时间,延长艺术生命。”郭云苓意识到,吉剧想要发展,不仅要自己会唱,还需要科学的方法将其传承下去。

吉剧唱腔训练中“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很考验学生的领悟力。郭云苓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不得要领,嗓子过度消耗,总得打针吃药。16岁的刘同学,总觉得自己唱不了,找到郭云苓,她带着刘同学从发音、唱腔开始,练习了半个月,就小有成效。刘同学抱着她哭着说:“老师,我都不知道这个声音是我自己发出来的!”“你可以唱,而且还会唱得很好!”郭云苓每逢寒暑假,都给她上课,最终刘同学考到中国戏曲学院。当时国家就要三个武旦,她是其中一个。“她‘丰收’了,我也‘丰收’了。从她身上,我能感觉到方法的重要性。”郭云苓说。

郭云苓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她的教学不仅辐射吉林艺术学院、吉剧团,还有各个地市戏曲院团的主要演员。“我采取‘迂回战术’,挖掘学生们在深层次的歌唱潜能。唱歌能够把共鸣腔、气息和位置有机结合起来,再把戏曲的味道和元素揉进去。”郭云苓认为,吉剧的演唱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把基础打牢,才能有所发展和建树。

“后半辈子,我要在教师的路上尽心尽责,只要我能教得动,唱得动,我就要坚持。通过我这个小水滴,能为吉剧润色,也就可以了。”在郭云苓的身上,能看到对艺术的痴迷,对学生的倾注,以及对吉剧的热爱。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悦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