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松原全市经济企稳回升、持续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00亿元,同比增长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1.9%。
2024年,松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地方级财政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万元GDP能耗下降3.5%,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更加殷实、更有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标,松原市计划以新能源产业为关键引擎,构建产业转型新格局;以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打造农业强市新标杆;以绿色低碳为发展理念,绘就绿美松原新画卷;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建设宜居城市新样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导向,谱写美好生活新篇章。将通过强化“五大保障”,推动上述工作落到实处。
“五个一批”抓项目
强化动能保障
持续打好有效投资攻坚战,全年计划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325个,完成投资388亿元,增长5%。
谋划一批。继续瞄准“五个方向”,深度谋划一批重大战略性项目,为长远发展积蓄动能。全年谋划储备5000万元以上项目429个,增长10%,计划总投资2000亿元,50%达到项目建议书阶段。招商一批。优化完善“五张清单”,围绕全省产业布局,依托东北亚博览会、域外人才工作站等平台,不间断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推动更多企业落户松原、投资兴业。签约一批。以“五个可行”逐个项目推导论证,确保签约项目符合政策方向、符合产业布局、符合松原实际。全年计划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0个以上,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25亿元,增长25%。开工一批。完善百亿级、十亿级项目专班化服务、重点项目领导包保机制,与企业共同研究破题,逐个项目落实开工条件,推动项目及早开工、加快建设。投产一批。深入落实市级领导包保机制,持续做好项目全程服务,全力降成本、保要素、扩市场,推动项目竣工投产、贡献增量。
“五项攻坚”促改革
强化机制保障
将深化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加发展后劲的“金钥匙”,不断激发经济发展内生活力。
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对于新能源发展、债务化解、盐碱地改造等重点领域,坚持全市“一盘棋”管理,加大监督力度,加快工作进度,最大化发挥资源效益。深化开发区改革。促进“三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完成“管委会+公司”运营、开发区优化提升等改革任务,带动全市开发区释放活力、晋位升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国企振兴专项行动,支持市属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进城市建管一体化改革。健全完善主城区规划、建设、管理“统一部署、分级管理、责权清晰”的工作机制,让城市布局更加合理、城市建设更加科学、城市管理更有成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高线下“一窗综办”、线上“一网通办”水平,政务服务事项时间再缩短10%以上。深入开展“走遍松原”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困难,满足企业生产和发展需要。加大企业家培养力度,开展“信用助企”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五个合作”助开放
强化活力保障
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大开放、大创新促进大发展。
加强全方位对口合作。深化与浙江省合作,建立资源共享、产销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抓好“十城百场”工作,推动一批合作项目竣工投产。加强多层次战略合作。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开展经贸交流活动20场(次)以上,签约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加强域外“一站一会”平台建设,着力培育引进高精尖人才。加强紧密型专业合作。深化与吉林大学、中科院等院校对接联系,实施科技类项目5个以上,联合共建产业学院2个。加强与中石油、中车等央企联系,支持在松原扩大投资、增加产能、新设公司。支持和元生物、鸿翔种业等企业自主研发、联合攻关,培育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户,新建各类科技平台5个。加强前瞻性共建合作。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哈长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机遇,围绕重大生产力布局、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加强与国省部门协调对接,深化与长春市合作,积极争取政策倾斜、资金支持,深化交流、谋求共建。加强开放性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培育外贸新动能,推动本地企业走出去、产品走出去。主动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抢抓中俄“东北-远东”地区互利合作契机,支持松原汇众、源丰食品等企业对俄出口产品,巩固扩大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合作成果。
“五条底线”保稳定
强化安全保障
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落实“三个百分之百”工作要求,积极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
坚守安全生产底线。落实“三管三必须”实施细则,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化基层消防安全治理,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快推进吉林省物资储备西部分中心建设,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坚守信访稳定底线。深入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攻坚行动,推广新时代“浦江经验”,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坚守社会治安底线。持续推进平安松原建设,开展反颠覆反渗透反分裂反邪教斗争和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打严惩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坚守金融风险底线。打好高风险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清收攻坚战,持续降低整体不良水平。完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提升机构风险应对处置能力。防范打击非法集资行为,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五个建设”提效能
强化作风保障
以更大力度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紧起来、严起来、干起来,更好地服务企业、造福群众。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打造忠诚型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扩大主题教育成果,坚决捍卫“两个确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以法治建设为导向,打造法治型政府。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三重一大”报告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以数字建设为依托,打造高效型政府。实施大数据利企便民工程,统筹抓好便民热线归并优化、云视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智能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以能力建设为支撑,打造务实型政府。大力弘扬敢于担当、务实重行作风,坚持“少开会、上一线,懂专业、亲自干”,落实“五管一包”责任,以项目签约落地、问题有效解决、发展质效提升检验工作实绩。扎实开展干部能力提升年活动,深化“五项机制”,提升攻难关、解难题的能力。以廉政建设为抓手,打造廉洁型政府。坚决扛起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市委相关规定,强化财政和审计监督,严守纪律底线,筑牢拒腐防线,涵养更加清正廉洁、心正崇实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