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 增进民生福祉 ——代表委员热议保障和改善民生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张鹤 祖维晨   更新时间:2024-01-27 08:49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回望2023年,我省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民生答卷。

从就业社保到上学就医,从道路交通到住房养老,从食品安全到空气质量……令人喜悦的民生数据,吉林成色十足,群众幸福满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内容涵盖就业、养老、教育、医疗等多个方面。面对这份清晰的“民生清单”,如何“保障”?怎样“改善”?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深入探讨,纷纷建言献策。

就业优先,织密社会保障网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是重要的民生关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工程,这是掷地有声的民生承诺。”高洪明代表建议,应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深入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推动家政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支持员工制家政企业以提供职工集体宿舍、公租房保障、集中配租、租赁补贴等形式,解决外出就业家政人员后顾之忧,推动家政服务业专业化、品牌化、规范化。

稳稳的幸福,离不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待遇累计发放1937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40元;建成102个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1个社区老年食堂……从一组组数据,代表委员们看到了我省越织越密、越扎越牢的社会保障网。今年,这张“网”还要织得更密、更牢。

刘文丰委员认为,关爱、照护、保障好老年群体,是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专业、便利、成本低廉、节约并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可以让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相关服务。”她建议,切实将构建社区日间养老服务、嵌入式社区养老中心体系纳入全省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加大设施和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制定相应扶持政策;健全老年人健康随诊服务,保证日间照料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开辟多种方式,如兴办社区食堂、建立日托机构,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发展机制。

均衡优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教育始终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

姜海英代表十分关注我省基础教育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促进优质教师轮岗交流,这对于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现学校均衡发展、推动整个社会教育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她建议,要不断完善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在强化监督考核与评价机制的同时重视激励机制,为轮岗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保障;加大对轮岗教师的人文关怀,激发教师内在动力,更好发挥骨干教师的导向作用,形成轮岗交流新常态。

我省始终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大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去年,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获批,实现吉林职教本科院校“零”的突破。

“职业教育正朝着系统、多样、实用型发展,但要想推动职教达标提质培优,需要解决好人才供需矛盾。”对此,窦燕书委员建议,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文化氛围,给予职业教育更多关注与支持,在校园课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内容,转变学生的传统观念;加大职教政策支持力度,增强技工职业和就业的吸引力,放宽职称评定学历等“硬指标”;加大对重点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各类智慧产业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为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更多人才支撑。

医疗升级,群众更有好“医靠”

我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启动建设,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这引发窦悦代表的共鸣。

“患者看病时,更倾向于选择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公立医院就诊,因此,要加强公立医院学科建设,提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能力。”她建议,要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特别是建立起分级诊疗机制,平衡医疗资源和救治需求;推动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医疗服务的协同性和连续性,让轻、中重、急危各类疾病患者都能够得到及时、科学、有效救治。

李旭东委员认为,应聚焦医疗质量水平提升、医疗服务改善,在政策统筹中进一步推动公立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促进分级诊疗更加科学合理,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就诊体验。“我们也将继续完善‘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先医后付’等一系列医疗便民服务措施;引进和培育并举,强化医疗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医疗大数据相关链条软硬件建设,持续推动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助力吉林医疗高质量发展更上新台阶。”

循着民声来,奔着民愿去。

回首过去,我们看到的是吉林大地上解民忧、惠民生、聚民心的一串串扎实脚印。

放眼未来,满载着全面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的巨轮,正鼓满风帆,在白山松水乘势而进。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张鹤 祖维晨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