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山院士科创园。
光电信息产业园一期。
长智光谷产业园。
长春中医药产业园。
吉兴产业园。
2023年8月开始谋划,仅短短几个月时间,长春8个在建科技产业园3个当年投入运营,已有57个项目落位,正在洽谈引进项目72个……体现了长春市委、市政府推动科技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决心和力度、速度与成效。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2023年8月15日,长春市召开的“政产学研协同 地校院企携手 创新引领长春振兴突破发展大会”,掀起了长春市科技成果转化的新篇章,吹响了长春市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的号角,激发了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开发区三方共建科技产业园的信心,让长春市科技产业园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实现了新的突破,推动长春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迈上“快车道”。
载体建设有速度,项目落地有力度,政策推动有准度。
长春市共有8个科技产业园在建设进程中。其中,光电信息产业园、芯光产业园、吉兴产业园辅园(高新创投产业园)3个园区正式投入使用;长智光谷产业园、吉诺贝尔科学家科创园、莲花山院士科研产业园、珩光汽车电子产业园、长春中医药产业园等5个园区将在2024年上半年投入使用。这8个科技产业园均由政府、高校院所、开发区三方共同建设和管理,其建设速度突飞猛进。
为了能够加快科技产业园区的落位,长春市不断加快园区硬环境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密切联系高校院所,深入对接项目课题组,坚持常态化开展项目路演,组织企业方、资本方与科技成果嫁接,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成更多的企业项目落位科技产业园,并加快政策调整及兑现,采取运营一个支持一个的原则,对已经运营的光电信息产业园、芯光产业园等园区给予200万元运营补贴,及时督促各开发区根据共建协议落实开发区政策资金。
此外,通过出台《长春市科技产业园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科技产业园定义、认定条件、支持措施、管理考核、各方职责等内容,进一步规范园区建设,不断强化科技产业园管理,并加大项目投后服务力度,通过举办高校院所教师创新创业培训班,邀请成功企业家分享创业经验,组织由人力资源管理师、注册会计师、律师、投资专家等组成的专业团队,面向高校院所教师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和专业化服务,进一步提升教师企业管理能力,确保教师创业起步走稳。
长春市坚持将政策引导作为科技产业园建设发展的重要抓手,打出了“市区共助”组合拳。在市级层面,给予科技产业园每年最高300万元的无偿资助,帮助科技产业园可持续运营,并对入园项目提供无偿支持,树立项目发展决心和信心;设立长春未来种子基金,专门投资具备转化条件及有转化需求的成果转化项目,通过实施“无偿资助+种子基金”的成果转化引导模式,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1+1>2”的效果;在区级层面,通过实行房租“三免两减半”优惠政策,极大地为入园项目和企业减小了压力、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创新创业的信心,其中长春新区、净月区配有区级投资基金,对项目落位科技产业园提供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厚植沃土,序幕已启。
8个科技产业园发挥平台、窗口、集群效应,承接、吸引一大批“有识之士”入驻,目前,已有57个项目落位科技产业园,正在洽谈引进的项目有72个,共同开创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聚能、增能、赋能。
8大科技园区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推动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对长春科技成果转化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几年后,这8大园区有望成为创新活跃的科技示范区、业态高端的产业集聚区。人才、成果、产业交互融合,以8大科技园区“破壁”“作答”,构建魅力独特的创新基地,构筑“心无旁骛”的创新环境,长春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闯出新路、后劲更足,透过8大科技园区,可以看到省会长春未来的希望。
光电信息产业园:
形成上下游联动互助产业链条
“光电信息产业园相比其他园区更具专业度、更有特色,园区企业集中在光电信息领域,围绕主流CMOS相机技术与应用,开展产品的研制与生产,已经形成了上下游联动互助的产业链条。入驻这样产业集聚的园区,企业不用再‘单打独斗’,而是能够与其他企业优势互补、集群式发展。”长春长光大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旭说,入驻园区后,企业得到了入驻前三年免除房租、后两年房租减半的“三免两减”房租优惠,并为企业提供营业收入奖励、研发投入奖励、人才支持等方面的政策,让企业能够更加健康稳定发展下去。
光电信息产业园是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和经开区共建,总投资160亿元,一期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目前已投入使用,共入驻企业18家,拟上市企业1家。园区重点引入长光工程师培训中心,源源不断地为吉林省、为入驻企业输送光电信息产业人才,并依托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在光电信息领域的科研技术优势,推动长春光机所科研成果在园区实现转化。
目前,园区已落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科技小巨人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并汇聚高级光电信息产业人才8名,包括工信部“启明计划”国家级人才1人,人社部“国家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项目”1人,吉林省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3人,吉林省长白山特聘领军人才1人,吉林省优秀青年1人。
芯光产业园:
围绕智能感知领域进行产业集聚
芯光产业园是由长春理工大学和净月区共建,园区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已于2023年9月16日正式开园。园区以“芯”为特色,以“光”为优势,以“校地协同发展”为基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目标,围绕智能感知领域进行产业集聚,培育扶持高端智能感知元器件、模组、系统的科技生产型企业,持续建链补链,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成为长春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校地资源融合共享的枢纽平台、吉林省重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芯光产业园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完善,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同时还为企业配备了人才公寓、配套车位、工商税务登记、法律咨询、人才招聘等配套服务,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全方位解决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珩辉光电测量技术(吉林)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帅告诉记者,产业园还会定期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为企业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力,这些都是吸引企业落位产业园的重要因素。
截至目前,园区已引入企业4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1家,专精特新企业8家,入园人数546人,引入国家级人才3人,全年产值4.6亿元。其中,吉林求是光谱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潜力巨大,已经粗具规模;珩辉测量项目正在快速发展,技术国际领先;长春光客科技有限公司有望成为未来隐形独角兽。
莲花山院士科研产业园:
承接高附加值可吸收医疗器械转化
莲花山院士科研产业园是由陈学思院士团队和莲花山度假区共建,产业园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以高附加值的可吸收医疗器械为主要转化对象。产业园一期项目,建设面积4万平方米,目前主体结构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于2023年年底完成,长春赛诺海思生物医用材料有限公司已入驻园区。
“政府出台的《2022年度长春院士及其团队创业资助项目申报指南》《关于支持院士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试行)》等一系列惠企政策,并在科研专利申报、组织社会面资金投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吸引我们入驻了莲花山院士科研产业园。”长春赛诺海思生物医用材料有限公司行政专员程方舟说,同时莲花山度假区以高标准、高水平、高速度推进院士科研产业园项目建设,使项目在协同创新、科技攻关、平台打造、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也是吸引我们入驻园区的原因之一。
莲花山院士科研产业园建成后,将计划引入陈学思院士团队的“可吸收手术缝合线”“医用级可降解止血绵”“水凝胶组织黏合剂”等3个项目。同时,在2024年力争转化项目3项,新入园企业1家;2025年力争转化项目7项,新入园企业2家;2026年力争转化项目10项,新入园企业2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园区总产值10亿元以上。
长春中医药产业园:
助力形成中医药创新发展集群
长春中医药产业园是由长春中医药大学和中韩示范区共建,产业园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计划以“园中园”的形式构建中医药产业园、人参产业研究院、国家中药质量检测(北方)中心的“一产业园、一研究院、一中心”,并落位于中韩示范区已建成的健康食品产业园内。
产业园建设以中医药研发平台、中药材及食品质量检测服务平台为核心,重点开展以人参、梅花鹿等吉林省特色药用资源为基源的系列产品开发,包括创新药物、保健食品、食品及化妆品等精深产品研发,努力将产业园建设成为中医药创新研究、产品研发与成果转化的地校院企协作基地。
产业园建成后,将充分发挥长春中医药大学的科技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进一步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企业孵化和培育力度,推动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和创新医药企业落位产业园,形成中医药创新发展集群,助力长春药谷、东北亚美谷建设,服务吉林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智光谷产业园:
打造光电信息产业科创中心和产业集聚区
长智光谷产业园是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和长春新区共建,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园区已于2023年8月31日取得竣工备案证,具备入驻条件。其中,园区东侧地块主要瞄准光电信息产业“主赛道”,围绕光电子、核心器件、先进装备等产业领域,打造光电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集聚区,为长春市光电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长春新区出台的《长春新区支持光电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和《长春新区关于加快长智光谷园区发展的若干政策》真正惠及到企业,大大减少我们前期创业成本。” 长春长光博翔无人机有限公司总经理白越告诉记者,园区周边科技创新产业集聚氛围浓厚,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了丰富的行业配套资源和创新环境,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这是入驻长智光谷产业园的主要原因。
目前,长春长光博翔无人机有限公司、长春长光启衡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大医集团创新产业(长春)有限公司、长春云亭烯技术有限公司、吉林大学仿生实验室、弗杰森集团等6家企业和项目已进驻装修,南京中安半导体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半导体量测检测设备长春研发生产中心”等项目也将陆续入园。
珩光汽车电子产业园:
构建各类模块化技术创新平台
珩光汽车电子产业园是由长春理工大学和汽开区共建,产业园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围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聚焦环境感知(雷达/图像/激光测距)、自适应照明、工业软件和智能计算等汽车电子领域产品研发,打造各类模块化技术创新平台。
同时,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领域引进和建设本地化技术配套体系,逐步形成区域化研发优势,并成立了动力电池储能研究院和新能源载重汽车研究院,引进和培育汽车电子上下游技术团队形成孵化器体系,与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形成人才互补。
目前,产业园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2024年6月份交付使用,计划引进“新能源汽车内饰传感总成”“新能源汽车环境感知模组”“汽车平台生产线数字孪生设计”“新能源电池传导与保温组”等4个项目。
吉诺贝尔科学家科创园:
围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布局项目
吉诺贝尔科学家科创园是由陈学思院士团队和长春新区共建,由多学科专家参与,集科研成果转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及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创平台。
科创园建筑面积5628.5平方米,长春新区支持资金1500万元已拨付,项目已于2023年11月份进场装修。目前,已完成园区外部装修和室内设计,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及改造,预计2024年1月31日前基本完成内部装修及改造,2024年3月1日科创园第一批实验设备将陆续安装到位,调试完成后将初步具备运营条件。
科创园建成之后将围绕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布局一批前沿科技项目,用以支撑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高新产业的孵化速度,并力争将园区打造成长春市并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层次、高端人才交流新平台,吸引更多高层次、高端人才来园区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推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吉兴产业园:
“一主三辅”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吉兴产业园是由吉林大学和长春新区共建,由一个主园区和三个辅园区组成,主园区一期项目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已全部封顶,2024年3月投入运营,二期项目建筑面积9.85万平方米,预计2024年7月末完成建设;辅园区包括高新区吉大科技园、高新创投产业园、长智光谷产业园等三个园区,其中高新创投产业园已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靳立强教授的“自动轮智行底盘产业化”项目已落位高新创投产业园,并正在装修;有24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正在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