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寒夜访农家——新华社记者探访吉林舒兰洪灾重建村

  更新时间:2023-11-25 14:46   来源:新华社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小雪节气过后,今冬第二场寒潮袭来,东北地区气温骤降。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记者走进灾后重建的吉林省舒兰市开原镇新开村。

天色渐黑,远处的山,渐渐没了轮廓,四周一片寂静,许多村民家亮着灯,暖黄色的光照亮了寒夜。

c69bad3db86a99fe274389ff76f4e476_quality,Q_80.jpg

开原镇新开村异地重建的新房。11月23日,新华社记者唐成卓 摄

今年8月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冲毁了新开村200多间民房。两个多月后,200余栋新房在地基高、地势平的区域异地重建。

听到敲门声,70岁的村民徐中仁打开门。

“大娘,我们想看看您新建的住房,屋里冷不冷?”

听到来意,徐大娘热情地把我们引进屋。一道门,隔着两个季节:屋外,寒风刺骨;屋内,温暖如春。

3ae074436b4691a87fa3c88044b61d31_quality,Q_80.jpg

11月23日傍晚,开原镇党委组织委员谭宏鹏正在为记者段续介绍新开村异地重建项目的情况。新华社记者唐成卓 摄

“快坐快坐。”徐大娘忙着招呼家人招待来客。11岁的小孙女王冰正在里屋看书,梳着小辫从门里探出头来打量,电热水壶咕嘟咕嘟地响。

待记者眼镜上的雾气散去,家里的陈设映入眼帘:沙发、电视、热水器、洗衣机;网络机顶盒下面,是一个无线WIFI;三间卧室里,两张大床一铺炕,干净整洁。劈柴在灶台里烧得噼啪作响,电暖器也带来融融暖意。

没等记者发问,徐大娘就指着房子满心欢喜地说:“这房子,杠杠的,三七墙,钢房梁,水泥立柱,地基强,三层夹胶玻璃,断桥铝的窗。”脱口而出的段子,还押着韵。东北方言里,“杠杠”能表达结实、质量好的意思。“三七墙”是指外墙体有37厘米厚,保暖性好,冬暖夏凉。

“俺们农民都知道,盖房用‘三七墙’,那就是好房子。”徐大娘说。这样的“好房子”,徐大娘家周边还有200多户。洪灾过后,吉林省迅速启动住房重建修缮工作,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根据各地实际,采取农户自建、政府统建、货币安置等多种方式,确保入冬前受灾群众都能安全回家或搬入新居。目前,舒兰市2000余户修缮、重建房屋已全部完工。村民伴着新房子开启了新生活。

4ae45c075c5b50000d7610ce216d29d1_quality,Q_80.jpg

11月23日傍晚,开原镇新开村村民徐中仁在新房子门前清扫积雪。新华社记者唐成卓 摄

8月初那场罕见强降雨引发的涝灾害,让徐大娘住了半辈子的老房子被冲垮,安稳的日子也被打乱了。

儿媳赵绪媛插话:“家里的人都没事,是不幸中的万幸。”发水前几天,根据气象预报,舒兰市启动应急预案,县里、乡镇、村上的干部一茬一茬来到新开村及周边村镇,帮助大家提前撤离。“白天转移,当天夜里,洪水就来了。”徐大娘说,“如果不是这些干部……我不敢想。”

儿子王海波、儿媳赵绪媛养着30多头牛,被洪水冲走了5头小牛犊,价值两三万元。孩子在上学,房子要重建,家里东西还要置办,对这个不宽裕的家庭来说,这些都是笔巨大的开销,一家人愁上心头。

但这种困境,随着四面八方的援助,逐渐消解。

临时安置点里,干部和志愿者们一波波汇聚而来,忙前忙后,热乎饭顿顿有肉,受灾群众还领到了新衣服、新毛巾。

救灾现场,“橄榄绿”“火焰蓝”“电网红”一片忙碌……扶正歪斜的电线杆,架设新的电线网线,清理稻田杂物淤泥,修复冲毁的道路。

重建区域,新房建设紧锣密鼓开工,省市县专班、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国网吉林供电公司……建设者们延长工时、加快进度,10月下旬房子盖好,徐大娘一家成了入住新房的第一批人家。

如今,“房子全部建好,群众可以随时入住。”舒兰市的驻村包保干部谭宏鹏说,让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一个也不落下。

d4402beafebb338645b7a19e6e2ca698_quality,Q_80.jpg

11月23日,开原镇新开村村民徐中仁和孙女王冰正在新家中吃晚餐。新华社记者段续 摄

夜越来越深,添了柴的灶火,烧得更旺,炕头火热。徐大娘叨咕着:“老伴儿两年前去世了,如果他还活着,也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她赶忙拿出手机给记者看,念着一条微信消息:“奔赴抗洪抢险现场的舒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骆旭东等四位干部因公牺牲,追悼会上,许多群众前往送别……”

“他们是为了我们而走的。”徐大娘说话时,眼里泛起泪光。屋外,雪还在下,屋里,温暖如春。


原标题:风雪寒夜访农家——新华社记者探访吉林舒兰洪灾重建村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