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实践要求

作者:周 伟   更新时间:2023-10-09 06:11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党的二十大报告用“六个必须坚持”高度凝练、科学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坚持人民至上位列首位,深刻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重大命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实践原点,也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落脚点。我们要准确理解、牢牢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实践要求,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始终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一系列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急人民之所急,谋人民之所利,解人民之所忧,圆人民之所梦,才能赢得民心、赢得时代、赢得未来。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发展时期,无论是在党的事业面临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还是党的事业顺利推进的时候,始终相信和依靠群众,善于从群众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是我们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原因。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植根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问需于民,把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源头活水,及时发现、总结、凝练人民群众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与广大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战胜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全面贯彻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历史充分证明,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只要党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就能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无往而不胜。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要求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的有效途径,沉下身子、迈开步子,多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居民社区,带着深厚感情走进群众、贴近群众,通过面对面交流沟通,及时把党的政策宣传下去,将群众的愿望和诉求反映上来,切实提升服务群众成效,实现为民造福的具体目标,不断巩固和强化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要求日益增长,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在坚持人民至上中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的关系,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用“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实现新突破。


作者:周 伟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