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生产基地
小木耳长势喜人
梨园里果香袭人
硕果累累压满枝
稻田里
金黄沃野美如画……
9月24日,“稻花香里说丰年”媒体采访团走进延边,感受富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新图景,看一个个淳朴而生动的故事,在青山绿水间持续书写。山乡巨变,那“丰”景里的故事,绚丽多姿,刷新原有认知,令人难忘。
汪清
沉浸式感受桃源小木耳之美
木耳基地里
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木耳菌棒上
黑木耳长势喜人
餐桌上
肥厚爽脆的木耳被摆在盘子里
等待饕客品尝
9月24日上午
采访团记者们走进汪清
近距离深入了解木耳的种植和加工
品尝美味木耳
看“小”木耳怎样托起“大”产业
汪清桃源小木耳实业有限公司
是一家现代化综合企业
是国内智能化程度最高的
黑木耳三级菌棒生产基地
同时是
吉林省“长白山黑木耳”区域公用品牌
生产基地
新浪吉林政务部门总监助理马玉轩说,近几年确实总听说汪清木耳,但没有太多直观感受,“这次参观汪清桃源小木耳生产基地,大为震撼。原来我以为的小作坊,早已经升级成大厂房,高精尖的设备,自动化的生产模式,大面积的科学培育,不仅产能逐年提升充分带动就业,还能帮助乡里乡亲脱贫致富。虽然根据讲解员的介绍,了解到此时并不是生产季,但看着眼前的设备场地,依旧能感受到生机勃勃,丰收的画面不由自主地在脑海中勾勒,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吉林人由衷地为家乡自豪,稻花香里,真的有丰年。”
在产品展示区
工作人员自信满满地拿出
自家的拳头产品
——名为脆脆、润润、糯糯的三种木耳
请大家品尝
凉拌的做法可以充分品尝到
汪清木耳的原味
而银耳羹
木耳松子羹(糯糯与松子研磨而成)
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搜狐吉林记者霍美竹说:“我是第一次观看木耳的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等整个流程,真正感受到木耳在乡村振兴中起的作用。刚才品尝了汪清木耳,对白色的那款印象深刻,它的口感非常清脆,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我最喜欢吃的是那个银耳羹,听说熬制了四五个小时,火候非常到位,不愧是来自木耳之乡的美味!”
龙井
深入“苹果梨之乡” 亲手采摘苹果梨
你知道“苹果梨”到底
是苹果还是梨吗
你知道延边有着“苹果梨之乡”的美誉吗
随着采访团记者的“刨根问底”
在延边华龙集团有限公司
这个具有70多年发展历史
以果树种植为主的老农垦企业
关于苹果梨种植、生长、采摘、销售的
一个个链条背后具体运作“谜底”被揭开
土特产在这里已成为
乡村产业振兴、富民增收的“金招牌”
苹果梨在龙井市已有百年栽培历史
延边苹果梨栽培系统于2015年
获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称号
龙井市苹果梨种植面积已达1997公顷
产量28021吨
产值5592.1万元
销往全国各地
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金果果”
采访团成员
在万亩苹果梨园采摘苹果梨
欣赏朝鲜族歌舞
体验延边农业之乐
网易政务总监石新康是第一次来到吉林,第一次深入到苹果梨园采访,感触颇深,他说:“现在正好是苹果梨丰收的季节,我第一次体验到东北农业的特色,欣赏少数民族歌舞。我真切地感觉到吉林农业发展得特别好。”
百度副总编辑冀旭从自身工作的角度,关注吉林农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他说:“这一次采访确实看到了东北农业有了不同层次的发展,农业生产中有很多创新科技的应用。因为我们平台主要对中小企业云服务进行合作,看到吉林农业有很多关于风力检测、温度检测、农用水等应用,结合我自身工作还是挺有感触的。”
和龙市光东村
一起走进美丽的光东稻田
九月的光东村
满眼尽是“喜看稻菽千重浪”的醉人景象
小火车在稻田里快乐地驰骋
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光东村
如何绘就一幅生态美、乡村靓、村民富的
独特“丰”景
采访团的记者们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网络名人长春小风虽然已经来过光东村,但仍旧忍不住一直在稻田里拍照,留住这份美景,他说:“我每次来这里都能看到新的变化,光东村给我留下最深刻的有这么两点:第一是大米品牌的形成。光东村的水稻通过科技赋能,品牌价值翻了好几倍,农业发展堪称全国典型。第二就是农业旅游搞得特别。今天我看到稻田里又增加了很多新项目,家园建设意识越来越好。从光东村就能看到中国农业的未来,看到乡村振兴的希望。”
腾讯吉林记者孙凌伟是第一次来到光东村,他同样关注乡村旅游,“光东村在稻田里开发的旅游项目特别好,再加上这里是朝鲜族村落,把农业、旅游、民族特色融合在一起,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这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对农民来说可以实现增产增收,这种形式特别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