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产业结构持续调整;民营企业信心增强、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底气更足……几年来,吉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清晰可见。
作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营经济是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道路上的坚实力量。近年来,我省大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企业乘势发展,亮点频出。
随着一系列政策落地,吉林民营经济的韧性再一次被证明。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省民营企业户数达到62.6万户,同比增长16.9%;个体工商户达到252.8万户,同比增长9.4%。2022年全省民营企业上缴税金496亿元,占地方级财政收入的58.3%。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厚植民营经济发展沃土
位于长春新区的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省一家“独角兽企业”。“今年以来,企业总体经营情况呈稳步上升趋势,新能源汽车领域和出口业务方面,订单量增长迅猛,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较大。”在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曲彬睿看来,企业取得优异的经营成绩与我省愈发向好的营商环境密不可分。
“各级部门对我们民营企业的关心和帮助一直都很到位。为企业解决了许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曲彬睿说。
从企业的初创注册、项目建设、投产运营到全面盈利,近年来,我省真正做到了全流程服务保障,既为企业锦上添花,更为企业雪中送炭,全力保障民营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企业的良好发展,是我省支持民营经济稳步向前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我省持续强化服务企业能力,相继开展了服务企业大调研、“服务企业月”等活动,制定为企业办实事清单,打出了精准服务企业与精准落实政策的“组合拳”。
截至目前,全省认定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118家(其中国家级12家),整合社会化服务机构500余家,累计为5.5万户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近年来,通过吉浙两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平台,累计培训民营企业家5650人。
眼下,我省正在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的“四大工程”,聚焦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整理出了182项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法治保障。
皓月集团作为我省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已经成长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肉牛产业中叫得响的吉林品牌。自2021年我省出台《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吉林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十条政策措施》等政策措施以来,企业构建起了“全省养殖、集中加工、全球增值、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肉牛产销体系,全面发力“秸秆变肉”。
“企业发展25年来,得益于吉林省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目前我们的产业规模、品牌影响、进出口贸易额等方面都稳居全国同行业第一。”皓月集团董事长丛连彪表示,优良的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沃土”,正是有了我省的政策举措赋能与贴心服务,企业发展才能如鱼得水。
金融信贷“活水”浇灌 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700亿元,这是2022年我省为经营主体减负的总金额,全力打好“减免返缓降”组合拳,是我省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
去年以来,针对企业用地问题,我省创新“点状供地”和工业用地弹性供地政策,实施“无还本续贷”,帮助经营主体获贷续贷近180亿元,降低用地成本和融资成本5亿元。
今年1-6月,全省累计投放再贷款208.89亿元,同比增长78.63%;累计办理再贴现123.49亿元,同比增长36.33%,向符合条件的法人银行机构提供激励资金1.27亿元,撬动普惠小微贷款增量63.5亿元,指导银行机构运用各类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发放优惠利率贷款71.26亿元,进一步强化了金融信贷对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解渴”功效。
“围绕汽车产业、生物医药、光电信息新材料、千亿斤粮食、千万头肉牛等重点领域,目前吉林银行已经支持了建龙钢铁、中泽集团、合心机械、长光卫星、吉林敖东、皓月集团等我省骨干民营企业。”吉林银行行长秦季章表示,今年一季度,吉林银行民营经济贷款余额达2525亿元,占各项贷款的60%以上。
“今年下半年,吉林银行将继续创新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的头部民营企业,选择扶持一批民营企业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企业,带动自身及上下游发展,搭建‘政府+银行+协会+期货+企业’五位一体的金融模式,切实破除农业等领域民营龙头企业的融资难题。”秦季章说。
今年以来,我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紧跟吃透用足货币政策,围绕“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在上半年的“金融助振兴—吉林专项行动”、冰雪强省等主题融资对接活动中,我省实施精准对接服务,全省累计组织银企对接活动149场,对接企业3940户,获得信贷资金396.4亿元,“吉企银通”平台新增贷款29.1亿元,累计发放贷款689.5亿元。
创新动能持续涌现 民营经济发展“开花结果”
2021年末,我省开启创新型省份建设征程,加快推进新兴技术突破、新兴产业壮大和新兴模式引领。通过创新型省份建设,旨在打造我省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2022年,我省60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拥有有效专利1.02万项,户均17项,省级创业孵化基地303个。今年上半年,我省又有15家企业入围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目前,全省建有省级创业孵化基地303个,在孵企业9000户,带动就业19万人。在我省“专精特新”“朋友圈”中,民营企业占据绝大多数,伴随着持续涌动的创新动能,民营经济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中小型科技企业要发展,唯有创新一条路,特别是原始创新是创新发展的基石。”吉林求是光谱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治海认为,关键核心技术是赢得市场主动权的“金钥匙”,只有做到原始创新,才能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真正为民营经济发展增加新动力。
“近年来,我们企业靠着原始创新,把光谱技术引进了手机、家电行业,不久还要进入智慧农业,汽车、工业视觉领域,致力成为我省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行业龙头。”姚治海说。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我省正围绕汽车、医药、装备、食品、石化、原材料等领域,重点支持300个以上“智转数改”示范项目,力争建成1至2家“灯塔工厂”、100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300个省级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
“民营企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既是一场变革也是一种机遇。企业只有改变经营思维、依托信息技术、推动工厂智能化,不断提升数字化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吉林省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海滨说。
想民营企业之所想,急民营企业之所急,大力培育优越的营商环境“沃土”,源源不断供给金融信贷“活水”,使得吉林民营企业羽翼渐丰。其必将在不断发展壮大中,为吉林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