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作者:张田   更新时间:2023-09-04 07:58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兴盛。前进道路上,必须紧紧抓住文化振兴这个“根和魂”,走好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动力与活力,使乡村成为人才留恋、产业兴旺、生活幸福的好去处。

强化制度保障,夯实乡村振兴文化基础。制度具有管长远、管根本的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建立健全乡村文化振兴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一是强化党的领导,把牢乡村文化振兴的前进方向,把“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建立和完善多方参与乡村文化产业建设的体制机制,使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能够真正惠及全体农民,提升农民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政策、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激发文化振兴的持久动力。三是优化城乡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构建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文化产业共同体,推动多元文化业态与农业农村有机融合,如在建设特色小镇、特色村落过程中,有效整合和激活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城市引入的多元文化业态有机融合,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弘扬乡土文化特色,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四是强化乡村文化治理制度体系构建的系统性。文化治理制度对乡村社会个体具有持续性、全方位、根本性的规训作用,是乡村文化有序治理的重要保障,要强化系统性观念,从构筑乡村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强化乡村文化治理的价值性、民族性和公共性,激活乡村文化建设体制功能,最大化地推进乡村文化治理与乡村文化振兴。

培育乡村文化人才,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是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资源。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切实使农民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走好群众路线,加强对乡村本土文化人才的培育,以行之有效的举措把农村打造成农民安居乐业的文化家园。同时,健全引才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和保障文化从业者、相关院校毕业生等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带动文化下乡、资本下乡、产业下乡。探索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库,打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支持文旅从业者、返乡创业人员、乡土人才等创新创业。注重发挥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产业带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人等带动作用,倡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讴歌农村和时代变迁的优秀文艺作品。

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把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结合农村特点,用农村群众易于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持续抓好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内化为农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积极组织开展好农民群众文化活动,不断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下乡,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如通过开展邻里厨艺比赛、棋艺交流、广场舞联谊等各种形式的“邻居节”活动,创建村民交流沟通平台,丰富群众生活,努力打造文明祥和的新型邻里关系,孕育乡村社会好风尚。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民俗文化传承发展,唤起美丽乡村的久远记忆,淳化民风民俗,切实以精神文明建设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为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良好的文化条件。


作者:张田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