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中展现吉林担当 ——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三周年之际④

  更新时间:2023-07-26 07:56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东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是‘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吉林时的叮嘱语重心长,言犹在耳,一直激励着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不断强化黑土地保护体系、治理体系、技术体系、推广体系建设,切实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三年来,我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的重要指示,把总书记2020年视察梨树的7月22日,设立为“黑土地保护日”,举办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论坛,全面打响“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从轮作休耕的推广,到秸秆覆盖还田等耕作方式的应用,新方法、新模式助力黑土地地力提升。从《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实施,到《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酝酿出台,保护黑土地也从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深入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推动黑土地资源有效整合、集成开发,为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向1000亿斤目标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全省上下各担其责、形成合力,黑土地保护长效机制正在形成。

黑土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需要相关规划、资金、项目间统筹配合,多主体协同、多政策协力、多技术合成。三年来,我省黑土地保护体系建设在不断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内黑土区耕地受到更严格保护,“梨树模式”得到进一步总结推广,灌排渠道、田间道路、岸坡保护、农田电网等综合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引领高标准农田建设提档升级。黑土地治理体系建设在不断加强,深松技术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相关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在各级政府大力倡导下,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利用越来越普遍,土壤侵蚀治理得到有序推进,更好地保持了土壤水分和肥力。黑土地保护技术体系建设在不断强化。通过深入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组织各方科研力量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协同开展技术攻关,持续培养引进高端人才。黑土地保护工作体系建设不断强化。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持续完善协调落实、投入保障、督导考核机制,建立黑土地使用城市边界和总量控制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保护好黑土地。在吉林农村,很多农家院子里都停放着免耕播种机,保护性耕作已经越来越广泛。农民是黑土地保护的关键主体,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发展高效农业、品牌农业的有机结合,让保护者不吃亏、种粮者能增收,农民真真正正地成为了黑土地保护利用的受益者,极大调动了农民用地养地的积极性。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我们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黑土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恢复耕地地力、提升粮食产能,推动形成黑土地在利用中保护、以保护促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在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础,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的伟业中展现2400万吉林人的力量与担当。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