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松辽大地,沃野千里,草木葱茏。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两会吉林代表团审议和到吉林视察时,作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重要指示。2020年视察吉林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从全国看,吉林处于农业现代化的第一方队,要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
坚决扛起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使命任务。三年来,全省上下真抓实干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启动实施了“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万亿级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等重大工程,率先迈出农业强省建设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提升粮食综合产能
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吉林冲锋在前。2021年,我省粮食总产量跨上800亿斤台阶。202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16.16亿斤,是东北三省中唯一实现增产的省份。今年,分解下达9000万亩粮食、492.8万亩大豆和336万亩油料种植任务,分别超过国家任务418万亩、3万亩和0.6万亩,为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三年来,我省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以“四良一智”促生产、提产能,不断挖掘粮食增产能力。
良田良种固粮基。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541万亩。新创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30万亩。2020年以来通过国审、省审粮食作物新品种1191个,玉米、水稻、大豆自育品种生产应用率分别达到60%、98%、5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100%,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
良机良法促粮丰。截至2022年,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430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乡村农机从业人员近141万人,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9725个。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测土施肥、绿色防控、飞防作业全覆盖,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不断扩大,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智慧农业助粮安。搭建“吉农云”平台,“吉农码”注册人数达50万人。建设标准数字乡村350个,认定智慧农业示范基地34个。创建益农信息社8358个,覆盖行政村88.5%以上。构建省级以上“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10个,其中国家级6个。
黑土粮仓永续利用 经营主体量质齐升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黑土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饭碗田”。如何守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我省以固土保肥、提质增肥、改良培肥为主攻导向,突出集成创新,确保黑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三年来,我省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黑土地保护领导小组,颁布实施了全国首部关于黑土地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确定了每年7月22日为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日。连续两年举办黑土地保护利用国际论坛,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
强化支撑保障,推广“梨树模式”。2022年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达到3283万亩,稳居全国第一位。信息化远程电子监测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占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县份的88.8%。建设耕地质量监测点1208个、调查评价点1.09万个。2021年以来,累计推广秸秆深翻还田和增施有机肥350万亩、米豆轮作技术近300万亩、盐碱耕地治理模式50万亩以上。
实施科技会战,加速成果转化。率先与中国科学院签署“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框架协议,实施“百千万”示范引领行动。启动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研究中心5个和东北黑土保护利用创新研究院1所。建立3个万亩级核心示范基地和48个千亩级辐射示范基地,与30个重点县开展帮扶结对。
为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规范发展,三年来,我省突出培育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不断增强其综合实力。
抓好示范引领。开展示范农民合作社四级联创和示范家庭农场三级联创,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示范社分别发展到5730家和5557家,全省家庭农场达到8.1万家、农民合作社9.8万家。
提升服务能力。启动建设18个县级中心、89个乡级网点和288个村级服务站,推动38个MAP中心提档升级。推进“保姆式”全程托管、“菜单式”环节托管和土地股份合作模式,2022年托管服务达到6200万亩次。
强化指导帮扶。遴选2956家示范主体与邮政对接赋能,有效解决“双千主体”销售难、物流难等问题。制定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办实事清单,着力解决用地、用电、融资等方面重点难点问题。
谆谆教诲牢记心间,肩负使命砥砺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吉林人将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方向,争率先、站排头,赓续前行,冲锋在前,奋力书写吉林农业现代化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