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陪你聊光影|中华古韵美传承,养眼润心树自信——光影非遗之综艺篇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璐   更新时间:2023-07-13 16:02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在人类数千年发展历程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润物无声,给予中国人生活的养分。随着丝绸之路等古老商路的延续,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也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源源不断地为世界人民贡献着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在前两期的内容里,小马带各位梳理了非遗在影视剧中的高光时刻,也专门推介了多部出圈热播的非遗主题纪录片,今天,小马将继续分享一类更受大众欢迎喜爱、传播效率更高的弘扬非遗文化精髓的表现形式——非遗主题的综艺节目,观察它们又是如何用鲜活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解密非遗前世今生,点亮非遗未来的。

如果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座价值连城的宝藏,那么《非遗里的中国》就是开往宝藏的列车。央视热播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把“非遗”与“文旅”完美融合,让观众足不出户游历天下,感受各地文化魅力,来一场不出家门就能身临其境的文化之旅。节目以地域为单元,单季共计11期,富有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轮番登场,绝技一一展示,游戏逐个体验,再加上美不胜收的歌舞表演,丰富新颖的环节设计,美轮美奂,令人目不暇接。

纵观已经播出的几期节目,小马深切感受到文化传承离不开创新来赋能,创新让非遗文化的传承之路走得更快更稳。在以往的既定印象里,文化遗产都是历史悠久、格调优雅的经典,与快节奏高频率的现代生活格格不入,但是《非遗里的中国》却创新表达方式,展现当下非遗在创新中求发展的可喜景象。

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的首档非遗普及类节目《非遗公开课》,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联合制作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节目。该节目首次通过电视语言为全国观众全面解答了什么是非遗、为什么要保护非遗、非遗与生活的关系等多个关于非遗的热点话题,成为非遗传播的独特品牌。节目以专家讲授、非遗展演、嘉宾互动、现场体验等方式,生动呈现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鲜活实践,诠释中国非遗蕴含的东方智慧。

据了解,自启动《非遗公开课》策划与筹备工作以来,节目组前后历经3个多月,最终从我国1000多项非遗项目中甄选出适合电视媒体传播、体现传统文化精髓、充满东方智慧的非遗项目,确保节目的可看性、故事性、专业性、思想性与互动性。此外,节目在各大主流媒体及门户网站亮相的同时,还以微信小游戏等形式增加节目的趣味性以及与观众的交互感。

非遗节目《新生万物》通过多元的视角、场景化的表达,将“非遗焕新”做透,也让非遗艺术展现出多层次的韵味和新时代的质感。节目通过探访非遗传承人、体验非遗技艺、探寻非遗背后的故事、设计文创产品等过程,实现文化的转化与创新,让技艺之美获得新生,让非遗走进百姓生活,激活当代中国人文化荣耀感。

此外,每期还会通过“非遗小剧场”的形式,讲述不同历史阶段生动的故事,以此展现非遗丰富的情感价值,为节目赋予更多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创作推出大型文化综艺节目《黄河魂》,以黄河流域九省(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以沉浸式、综艺化的视听语言,探寻中华文化之源。节目以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主体,盘点黄河沿线九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全情全景展现项目全貌。内容涵盖文艺、技艺、厨艺,由代表性传承人或专业表演者演绎,在“如切如磋”的器与物中阐述生存智慧,在“如琢如磨”的技与艺中推敲处世之道。

……

小马说:

在这些节目中,那些非遗项目不再是晦涩难懂的仅文字介绍可见,更不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而是深入浅出,通过鲜活生动的互动,呈现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与精神内核,讲述出传承者如何迎着时代的浪潮,秉持匠心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以全新的面貌奔向未来。

通过节目,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连接着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艺术与生活的纽带。一边是生生不息的薪火相传,折射着勤勉坚毅的生活智慧与大道至简的东方美学,另一边则是新时代的创新中国,展现的日新月异科技时代,预示着无限可能的文化盛世。

这些节目的制作团队与节目中传承人一样,何尝不是在发扬“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在保留文化精髓的同时勇于创新,以扎实严谨的制作态度呈现灵活生动的内容,由内至外全方位展现非遗项目魅力,达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效果,让观众得到轻松愉悦的休闲体验,也能汲取到文化营养。

好的节目从来不是挂在墙上的西洋景,而是现实生活的活话剧。不是简单地贴标签、喊口号,有思想、讲艺术才能赢得同行尊重、赢得亿万受众口碑。

从“活起来”到“火起来”,“新”字是非遗艺术保护与传承这一长期课题中的要义,也是作为非遗影视和综艺进行破题和发力的切口,同时是其立足之处和受欢迎的关键所在。通过“焕新”为传统非遗文化找到当代发声的方式,让其重新和年轻人产生情感链接,从而融入今天的生活方式,生生不息。

文化在于传承,创新则为文化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命力,让传承不再是单纯的传承,更是一种青出于蓝的成长,一种越战越勇的文化自信!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马璐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