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乾安县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积极融入“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建设,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强力推进,规划风光发电总装机容量1300万千瓦的长期发展目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助推当地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潘硕 摄
乾安,一个新能源产业即将腾飞的地方。
在这里,“风光”优势充分释放;
在这里,原本无形的新能源的产业链可触可感;
在这里,一座小城积极融入全省发展格局的创富之路正在拓展。
截至目前,乾安县风电并网装机205万千瓦,光伏并网装机100万千瓦,到“十四五”末,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400万千瓦以上,发电量将达到120亿千瓦时。
两天的采访,在一路的赞叹中,记者也解开了一个疑问,那就是:一直默默无闻的乾安,怎么就一下子抓住了新能源这个风口?
乾安的决断:
“挖掘优势”加“融入趋势”
汽车飞驰,窗外景色不断变换。车内,乾安县发改局项目中心主任穆春辉的介绍也一直未停。
听了一路,一个词被反复提及——新能源。从气候到资源,从资源到产业,从产业到发展,穆春辉三句话不离新能源。
“为什么是新能源?”记者忍不住发问。
“这就要从这风和地说起。”穆春辉顿了一顿,说起往事。
乾安风多。曾经白花花的盐碱地上,流传过这么一句话,“雨天水汪汪,晴天硬梆梆,大风吹一年,一片野草荒。”
愁啊!放着大片地用不起来,光喝“西北风”,可咋办?
县里想发展,奈何这开发利用的事可不是拍拍脑门就能干的。
踌躇之际,“东风”来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结合东中西“三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和“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打造新能源发展三大板块。
不光这地能派上用场,连这一年吹到头的风也成了“香饽饽”。
“这样就开干了?”
“哪能啊,咱政府干事得拿数据说话。”
乾安县年有效风能储量600-1000千瓦时/平方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788.7小时,具有“风光互济、多能互补”的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有资源条件,有数据支撑,再跟着省、市政策走,这个事就可行!”说话间车辆已经抵达了目的地——乾安县。
乾安县委书记林彦章早已等候多时。
未多做寒暄,同样的话题记者再次发问。
林彦章介绍,近年来,乾安县主动对标“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积极融入“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建设,把新能源产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强力推进。
当资源遇到机遇,梦想便可成为现实。
为了使产业发展更科学,乾安还专门聘请了专家团队,制定《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光伏产业发展规划》《风电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风光发电总装机容量1300万千瓦的长期发展目标。
要知道,我省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如此看来,乾安这魄力可是不小。
在乾安,一场如火如荼的奋斗开始了。
引企留企的密码:
以“真心”换“真心”
在乾安天顺风电叶片厂区,长94米的巨大风力发电机叶片静静地“躺”在厂房里。难以想象,旋转起来轻盈悠然的白色“翅膀”,在近距离接触下却给人如此强烈的压迫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眼前的主管经理张平。
个子不高,总是带着憨厚的笑容,南方口音中夹杂着“标准”的东北话。到乾安满打满算一年半的时间,能被“同化”得这么快,离不开政府的真心相待,张平说:“政府当我们是自己人嘛。打个电话,‘老铁’们都来帮忙。”
离家人远了,但“亲人”多了。“节假日都会叫我去聚一聚。”
冬天真冷,但人心很暖。“审批、服务……遇到困难,政府比我还急。”
为什么选择乾安?他说:“我最喜欢的是这里的‘妈妈式服务’。”
工厂初建,总会有各种问题和烦恼。张平是搞技术的好手,生产方面的问题都不在话下,但生产之外的一些事则让他头痛不已。
比如说吃饭。
园区施工之初,食堂无从谈起,每天几百号人吃饭成了大问题。定外卖吧,太远没人送。承包个饭馆,供应又跟不上。没个好办法,张平急得团团转。
“在这节骨眼上,政府把‘及时饭’送来了!”张平双手一拍,想起当时的情景他依然激动不已。
“政府咋解决的?”记者问。
“找呗!”穆春辉接过话茬,“到处找餐饮承包商,这儿距离县城二十多公里,要找能做能送的,可费了好大的劲儿。”
以“真心”换“真心”,走的路、出的汗,企业都记得。“算起来,政府帮我们解决的事可不止这一个。”张平掰着手指头,“处理垃圾、通气通电、找员工宿舍……就连管道解冻也是政府帮忙解决的。”
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与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从吃到住,像对待亲人一样关怀入微,试问这样的乾安,哪个企业不爱?
产业链的思考:
始于“风”“光”,不止于“风”“光”
“风电牧场”——这是记者在看到风电发电厂后的第一感受。
在安字风电场,大屏幕上数字跳动,一个个白色“风车”图标悠悠旋转,就像吃草的小羊般悠然恬淡。屏幕前,工作人员不时移动鼠标,轻轻“鞭打”,电能随即产出,具象成闪烁的光点排着队、打着滚地移动。整个过程安静自然。
当然,眼前看到的只是风电厂的控制室,真正的“牧场”在窗外无垠的大地上。
顶天立地般,11台单机容量4.5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矗立在风中,不断挥舞的“手臂”创造的是年上网发电量1.5亿千瓦时。
而在另一边的惠金丽字光伏电站则是一片“光电的海洋”。
远望,光伏板的蓝延展向远方,与天色相接,模糊了边际;近看,独特的“渔光一体”,让“鱼儿”在光伏板下清澈碧透的水中享受阴凉,恣意游曳。
风与光的交融,人与自然的默契,都化为乾安最美的发展图景。至此,记者才对“风光互济、多能互补”有了切实的感受。
翻开乾安的新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图”,还可以发现——
在拱字村,有在建的乾安国能龙源文字风电场工程,建成后可实现年发电量1.65亿千瓦时。
在道字乡,乾安(布苏)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运营后,将为大规模新能源电源基地的开发建设奠定基础。
在安字镇,乾安县国综10万千瓦“风力发电+储能”项目正在进行升压站施工,15台单机容量6.6兆瓦风电机组将在未来实现年产3.4亿度电。
……
从项目布局到产业规划,从优势扩展到产业链延伸,乾安奔跑的脚步始于“风”“光”,却不止于“风”“光”——
天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中溢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已经落地,天顺新能源风电叶片、塔筒产品已经投产,中溢电池负极年末可投产。阳光电源20万千瓦平价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国网新能源30万千瓦“风电+储能”等重点项目正在实施,国能氢氨一体化项目正在谋划……
林彦章介绍,乾安县坚持在发电、制造、消纳“三端”共同发力,将按照“强链补链、共赢共建”的原则,推进新能源产业向下游产业延伸、向关联产业链裂变,积极构建闭环产业链条,全力打造清洁能源经济示范区。
放眼未来谋当下,锚定方向谋发展。乾安县的新能源发展正风生水起,一片“风”“光”路上的美好风光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