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点笔记|布海香瓜“甜”万家

作者:王焕照   更新时间:2023-06-11 08:13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清风过野着新装,瓜果盈园十里香。

5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德惠市布海镇,眼下这里的香瓜又到了收获季。

有着28年种植经验的郭传义正在大棚里忙着采摘香瓜。大棚内,一个个穿着青黄外衣的甜瓜圆滚滚的,在绿盈盈的叶面下长势喜人,让人远远就能闻到那弥漫在空气中的诱人香甜。

见到记者,郭传义顺手递过一个香瓜。两手轻轻一拍,“咔”的一声瓜裂两瓣,瞬时香甜扑鼻,轻轻咬上一口,又脆又甜,唇齿留香。

“我家有11栋香瓜大棚,5月10日左右便陆续成熟并开始采摘销售了,比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说起自家的香瓜产业,郭传义满脸自豪地打开了话匣子,“今年种了1.3万株黄白瓜、2.9万株八里香瓜,到现在已经卖了1万多斤,按照目前行情,这一茬瓜毛收入能达40万元。”

郭传义一直务农,用他自己的话说,“这辈子只会做一件事,就是种地。”作为“老庄稼把式”,他会一整天都待在地里,盯着雄蜂如何授粉、看瓜的花芽如何分化,可以说,香瓜每一个成长阶段的样子他都见过。“明年我还要加大种植规模,让更多人吃到原汁原味的小香瓜。”

让果蔬大棚变身“小康大棚”,推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布海镇的香瓜甜了舌尖、富了百姓。行走在大棚间,记者探寻到了香瓜给这里的农民带来的“共振效应”。

从郭传义家的大棚出来,记者又来到了被当地人称为“种瓜能手”的孙丽家。

时近中午,孙丽还在大棚里忙碌着。

“我每天早上4点钟就起来摘瓜。”孙丽说,为保证口感,在种植期间她会严格控制大棚的温度和湿度,使用农家肥。她家有6栋大棚,今年培育了5万余株香瓜苗,种植了白瓜、翡翠公主两个品种,亩产量能达到7000斤。

“种瓜,就像伺候小孩一样,从早到晚都得在地里转悠。白天要把瓜棚的摇杆落下去,晚上再摇起来,中间能达到15摄氏度的温差,这样果实的糖度干物质累积是最好的。”孙丽的香瓜“种植经”如数家珍,“咱这瓜,清脆甘甜,口感特别好,端午节马上来了,现在2万余斤香瓜全被客户预订了。”

一个产业的进步,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发展。布海镇长山村已经有了专业合作社——铁生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60多人联合起来,一共建有40栋大棚,其中仅香瓜就有25栋,是目前镇里规模较大的香瓜种植基地。由于用的是农家肥,来这儿买瓜的都是回头客,再加上棚膜香瓜见效快,瓜农巧打时间差,效益一直不错。

“大家联合起来,拧成一股绳,韧性强、后劲足。”布海镇副镇长于鑫告诉记者,目前,全镇已有陈家、布海、侯家、长山、德升、吉家和新城等7个村的瓜菜达到规模化种植,形成地产香瓜联合体。采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处理商品化、销售品牌化、经营产业化“五化”模式经营,实现了“统一品牌、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渠道”。于鑫说,“布海香瓜”销售渠道稳定,上市旺季,日销售上千吨,成为德惠市名副其实的特色农产品,远销黑龙江、北京、上海等地。

人气足、市场旺、信心强。据当地负责人介绍,仅香瓜这一项,布海镇农民每年可增收1.5亿元。

离开布海镇,已近下午5点。阳光照耀下,一栋栋整齐排列的瓜菜大棚熠熠生辉。车从大棚旁驶过,阵阵瓜香不时随风飘来,透过车窗,沁人心脾。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升级,布海镇的香瓜产业发展有活力、有韧劲,“十里香”已经“香飘万里”。


作者:王焕照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