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小马发现在B站(哔哩哔哩简称)上的@共青团中央 @中国退役军人 @中国青年报 @青春吉林等官方账号联合发布了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创作的红色经典影片《上甘岭》修复版本,随即该页面立刻引发广大网友关注和热议,截至影片上线12小时左右,播放量已达15.8万次,转评赞及收藏总数更突破5万。
更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下的留言板块也十分火热,很多网友都表达了对这部影片的喜爱和对片中呈现的“最可爱的人”的至高崇敬,纷纷留言“向志愿军战士致敬!”“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留言中,还有不少志愿军老战士的后人深情回忆祖辈父辈的故事,引发网友泪目和致敬,很多网友更是表达了“希望能看到更多优秀的老影片,汲取精神力量”“经典常看常新”的迫切愿望。
今天,小马就带大家再次回顾一下这部红色经典影片。毕竟,关于如何塑造“最可爱的人”,长影的很多作品都早已给出了行业标杆式的“优秀答案”,衷心希望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的文艺工作者或爱好者们均可以此为准,做出更优质、更加积极向上的原创诠释!
长影旧址博物馆内《上甘岭》展区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志愿军殊死搏斗,使上甘岭变成一道攻不破的防线,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光辉范例,打出了震撼世人的上甘岭精神,这就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胜利的奉献精神;不屈不挠,团结战斗,战胜困难的拼搏精神;英勇顽强,坚决战斗,血战到底的胜利精神。
上甘岭的精神成为几代人学习的榜样,也激发当年许多艺术家以上甘岭为素材,创造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等。特别是长影创作拍摄的经典战争影片《上甘岭》,更是使上甘岭战役家喻户晓。
影片《上甘岭》于1956年上映,主要讲述了1952年秋,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从中国电影博物馆提供的相关介绍中可知,在影片拍摄之初,长影派出了由沙蒙、林杉任导演,曹欣、沙蒙、肖矛、林杉负责剧本写作的创作班子。班子组建了起来,接下来就该出发到拍摄地进行考察,可这对该片导演之一的沙蒙来说并非易事。当时年近50岁的他,身体一直不是特别好,要去上甘岭必须越过高达300多米的五圣山,作为影片核心的创作人员,把片子拍好是他的责任,于是他坚持与摄制组前往拍摄地,最终克服困难,来到了上甘岭进行取景。
中国电影博物馆4号厅——电影《上甘岭》分镜头剧本原件(来源自中国电影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出现在摄制组眼前的是一座寸草不生的山,几乎看不到树木和动物,山顶的石头被炸松翻起一米多深,岭上铺了厚厚一层子弹壳、炮弹皮,随手抓把土就能数出几十粒弹片,一截不到一米的树杆上嵌进了一百多个弹头和弹片,虽然战争早已结束,但看到此情此景大家依旧能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残酷与激烈。随后的两年里,摄制组又几度来到上甘岭,采访了100多位当年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志愿军战士,并且沙蒙与林杉还以志愿军战士的身份,在当地体验了200多天的“战地生活”,记录下来的材料多达数十万字,就是这些笔记和上甘岭上的焦土,让他们更加坚定要将此故事拍摄出来。
战争是惨烈的,可导演沙蒙却并不想把它拍成一部完全悲愤的电影,他希望影片有一定的“史诗”气质,并且能给予人温暖,经过一番研究,他将视角放在了上甘岭战役中一条普通的坑道和参与战斗的其中一个连队上,用战士之间的情感以及他们大无畏的精神去打动人。基调定好,编剧林杉马不停蹄地开始创作,不久便完成了初稿,接过剧本的沙蒙很是满意,但林杉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但具体是什么他又说不上来,直到他看到一篇关于志愿军女卫生员的报道,一下子醍醐灌顶,终于找到了剧本中缺失的东西。
在上甘岭战役中,年仅17岁的女卫生员王清珍负责护理坑道中的20多名重伤员,她除了给伤员喂水、喂药,还要喂饭,还要背伤员出洞解大小便。不管工作多累,她的脸上依旧挂满笑容。为了鼓舞伤员战胜病魔,缓解残酷战争带给战士们更加思念祖国亲人的情绪,王清珍还用干哑的嗓子为战士们唱起了《翻身道情》《南泥湾》等革命歌曲歌,战士们就是在这歌声中站了起来,走上战场。从她的真实故事中受到启发,创作班子决定把她的形象经过艺术加工后搬上银幕,从而诞生了影片中的经典镜头。
片中,当卫生员王兰唱起《我的祖国》的时候,镜头逐渐从坑道转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让观众感受到祖国的壮阔与雄伟,更加深了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强烈愿望。这首片中插曲《我的祖国》也流传至今,久唱不衰,成为几代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情感记忆。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在这么好听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背后,还有一个“被逼出来”的幕后故事。据了解,当年这部电影拍完后,摄制组并没有解散,因为导演觉得既然拍的是一部讲情感的战争片,那么一定得有一首有情怀的插曲。于是,正在南昌写电影剧本的乔羽被火速请往长春电影制片厂进行歌词创作,看完影片,他大为赞叹,真正的考验也随之而来。
乔羽
面对眼前的战争片他无从下手,虽然之前他与作曲家刘炽合作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大受欢迎,但那描绘的是生活美好的景象,而这次写战争歌曲,让他倍感压力。采访时,乔羽回忆道:“因为我写歌的时候,电影已经拍好了,他停工待料,整个摄制组不能解散,就等着我写,导演急得不得了,但我硬是写不出来。”虽然沙蒙每日都会来找乔羽,但也就是看看,对要写什么怎么写并没有给出限定,只是提出:“如果我的电影将来没人看了,希望你的歌照样有人唱。”如此宽容的态度让乔羽感到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乔羽依旧没有思绪,正当他焦虑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雨使事情发生了转机,他漫步小河边,看到雨后孩子们在小河中欢笑玩耍,突然一句话涌上心头:“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没多久歌词就随着这条大河流淌而出,写完之后他拿给沙蒙看,沙蒙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反反复复地看,临走时回头望了一下乔羽说:“就是它了!”
刘炽
从沙蒙手中接过歌词的著名作曲家刘炽一下子被其中所描绘的诗意情境打动了,他决心尽自己最大努力把这首歌的曲谱好。整整一个星期,刘炽足不出户,把自己关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吟唱,最后,他终于捕捉到了根据《小放牛》改写的《卢沟问答》中的头两句旋律,他将此稍加改动后作为新歌的引子,引子一打开,旋律便接踵而至。很快,一首优美的歌曲《我的祖国》便诞生了。歌曲完成后,沙蒙找来了郭兰英演唱录音,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闻讯马上拿去播出,立即在听众中引起了不小反响,以至于电影《上甘岭》还未公映,人们就已经开始传唱。
《上甘岭》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较早出现的具有“史诗”气质的战争题材电影作品,其制作精良、影响广泛,它将战争宏大而逼真的场面展示了出来,将战士与战士之间的革命友谊真实地流露出来。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更在于其唯美、质朴、纯真的表达方式,它更是对以后战争片的拍摄提供了一个参照“标杆”和多元化的方向。
经历了60多年的光阴,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仍未褪色,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过去的苦难,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每一寸国土都洒满了革命先烈的热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