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走千村|72岁农民,万字种地论文出圈

  更新时间:2023-04-27 11:55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近日,一位72岁农民的一篇《关于涝区耕地自救工程与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研究》的万字论文“出圈”,不少“三农”领域专家为作者点赞。

4月20日,记者赶往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前岗乡对该论文作者傅占全进行了采访。

“我们前岗乡很多地块都属于涝区。下一次雨,几天后地里还会有半垅沟水,或有串垅水。长时间积水使小苗生长停滞,造成减产,有时候甚至绝收……”傅占全说,他种了一辈子地,大约经历过十几次因为旱或涝而减产或者绝收。他一直希望能有一种办法,让这些中低产田变成稳产田和高产田。

“我退休后就开始专心试验,想了很多办法改造中低产田。为了能更专心地试验,我把其他的土地都流转给种粮大户了,只保留了4.5亩地,作为试验田。”傅占全说,他大约用了五年的时间,边种地边试验边做记录,终于研究出了一种种地方式,能够很好地抗旱抗涝,实现稳产高产。

傅占全所说的种地方式,最核心的技术就是改垄和密植,他通过改垄让田里的排水更好,通过密植增加产量。

“改垅,能使垅台抬高,垅沟降低;垅大沟宽,能排除田间渍害,春不旱夏不涝;同时还能给玉米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当然,合理密植也是增产的重要手段,我采用的方法是2:1(空)种植,这样可以比传统种植增产17%以上。”傅占全对记者说。去年内涝严重,隔壁田里的玉米减产非常严重,但是他因为采用了新的耕作方式,产量并未受到影响。

“我的这种方式,没有增加任何投入,农民们靠自己的努力就能完成。”傅占全说。他白天种地,晚上熬夜写论文,就是希望能让更多的农民知道这种种地方式,能让更多的中低产田变成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翠翠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