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难忘的清明记忆

作者:吴茗 马贺 于悦 韩玉红   更新时间:2023-04-09 08:06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清明节,英俊社区举办多项缅怀英雄的活动。

学生们到吉林省博物院参加清明节祭扫活动。 本报记者 韩玉红 摄

在刘英俊烈士纪念广场上,英俊社区工作人员、辖区党员干部、退伍军人、大学生等向烈士雕塑敬献鲜花、鞠躬行礼,表达家乡儿女对刘英俊烈士的深切缅怀和敬仰。

近年来,文明环保的绿色祭祀方式逐渐成为清明节新风尚,人们用鲜花代替烧纸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本报记者 于悦 摄

“传承英俊事迹做红色传人”主题活动在英俊社区刘英俊事迹展馆举行。

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现今,清明节仍然传承着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两大礼俗主题。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总会以各种方式拾起内心深处的记忆,感悟岁月的更迭,珍惜当下生活的美好。

记忆里的清明

“儿时的清明,有着我最深刻的记忆。对于总是‘春来晚’的东北农村,清明时节,才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对于72岁的长春市民刘玉香来说,清明节是一份深藏心底的回忆,有着诉说不完的怀念。

“清明节这一天,我和兄妹们把厚厚的棉袄脱掉,换上薄薄的夹袄。记得姐姐有一件紫色碎花夹袄,我特别喜欢。那年清明前母亲给姐姐新做了一件夹袄,那件碎花夹袄就轮给我穿,当时我开心极了。”

“清明时节,树叶开始发绿,柳条也抽出了嫩绿的枝芽,春天是那么清新而美好。清明这天,大人们会去祭祖,孩子们放学后就是尽情玩耍的欢乐时光。”放风筝、荡秋千、玩风车、踢毽子、唱红歌……刘玉香告诉记者,那时可玩的东西不多,但孩子们非常快乐。

“那时候的风筝都是自己拿纸糊的,剪一个燕子的形状,把线的一端绕在线盒上,另一端系在风筝上,这种风筝飞翔的高度达不到现在风筝的高度,可我们还是乐此不疲。那时的风车就是用一张纸折成叶片形状后用钉子钉在高粱秆上,大家举着风车在村里的空地上欢快地追逐奔跑。我们村里还有一个大秋千,是大人们用两根粗麻绳绑在一棵特别粗的大树上,清明荡秋千是孩子们一定会玩的项目……”

刘玉香说,清明这天去挖野菜是她最深刻的记忆。直到现在,她还会在每年清明这天和家人们一起去郊外挖野菜,追寻曾经的美好。

“在我小的时候,农村的春天很苦,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里没什么菜吃。记得清明这天,妈妈总会带着我们去挖野菜,那时婆婆丁已经遍地都是,还有刚冒头的小根蒜、车轱辘菜、曲麻菜……不一会儿工夫,我们就挖了一篮子。到家后,妈妈用车轱辘菜煮汤,婆婆丁蘸酱,还有些野菜拌着吃,满是春天的味道。”

“在我家有清明吃鸡蛋的传统,那时家里清贫,兄弟姐妹多,虽然家里养鸡,但平日里舍不得吃鸡蛋。清明这天,母亲总会给我们蒸一大盆鸡蛋糕,黄灿灿的冒着热气,孩子们你一勺我一勺吃得喷香,但母亲却舍不得吃上一口。”

“如今,鸡蛋早已不再是稀罕物,而野菜却成了珍馐佳肴。日子越来越好,但曾经的记忆却永远那样珍贵而清晰……”刘玉香说,儿时的清明节有着很多快乐记忆,而长大后的清明节渐渐成为无法回应的一声称呼,是诉说不完的怀念。清明节最美的意义,就在于爱与珍惜。

清明时节忆英雄

“1945年,刘英俊生于长春市东郊八里堡一个破砖窑里。1962年,17岁的刘英俊心怀梦想参军入伍。在部队时,他严格要求自己,争做雷锋式的好战士。1966年3月15日,部队训练归途,炮车辕马受惊冲向行人,刘英俊奋不顾身勇拦惊马,救下6名儿童,而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21岁……”3月31日,长春市二道区英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刘英俊事迹展室里,原社区党委书记杨淑洋正在为辖区的党员、退役军人、学生们讲述刘英俊的英雄事迹和动人故事,号召大家向英雄学习,传承英俊精神,培育担当之志。

“英俊社区是英雄的家乡,传承和发扬英俊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英俊社区党委书记王双告诉记者,社区因刘英俊而得名。作为英俊精神的发祥地,英俊社区党委一直在秉承英雄精神,以刘英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坚守初心,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打造富有“乡土气息”的英雄文化。

在英俊社区,记者看到,除了完善120平方米的刘英俊事迹展室,居民区内还设立了刘英俊事迹“英雄墙”,社区还经常举办弘扬刘英俊精神文艺演出,设计有英雄印记特点的社区标识,打造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让英雄的精神历久弥新。

如今,英俊精神已融入英俊人的血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年从3月上旬到清明节前后,社区都会组织开展参观刘英俊展馆和纪念馆、召开座谈交流会、清明节祭扫等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今年,我们与太有社区联合开展了‘传承英雄事迹 做红色传人’主题活动。两个社区部分党员代表、社区工作人员、退役军人代表、大学生代表等60余人参加了活动。除了参观英雄事迹展,全体人员还去了刘英俊烈士纪念广场,向烈士雕塑敬献鲜花、鞠躬行礼,表达家乡儿女对刘英俊烈士的深切缅怀和敬仰。”

先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如今,每逢重大节日等特殊时刻,组织党员干部、居民、学生追思英烈事迹精神,已成为英俊社区、二道区乃至长春市的一个传统。

“过去,我们只在电影里看到过先烈英勇奋战的场景,如今在学校接受教育,一次次与先烈的精神对话,让我们感到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英雄精神始终与我们同在。”多年来,刘英俊的母校——英俊中学将缅怀英雄与传承精神紧密融合,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课堂、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纪念刘英俊的活动、设置英俊班等方式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每个孩子的心里。

今年是刘英俊烈士牺牲57周年。在英俊中学举办的“传承英俊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主题纪念活动中,长春市刘英俊纪念馆为学校捐赠了2万本刘英俊事迹图书,希望通过图书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刘英俊、学习英俊精神,传承与发扬英俊精神。英俊班程梓洪同学表示:“我们要以刘英俊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为他人做好事,锻造青春底色,甘当无名英雄。”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57年来,刘英俊精神在部队、在家乡、在党员群众中一代代传承、一棒棒赓续,已经融入家乡的文化底色,成为长春的英模名片、红色基因……

文明祭祀寄哀思

4月2日清晨,在长春市殡仪馆,手拿鲜花的高菲女士带着家人前来祭祀。“我姥姥姥爷和父亲都安葬在这里,每年清明节前大家都会约个时间一起来祭奠。”

祭祖扫墓是传统习俗。今年扫墓,高菲特意带上了儿子。“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父亲就带我去祭扫。那时父亲就告诉我,清明节在缅怀先人的同时也应该珍惜当下,要珍惜身边的每个人,要过好每一天,这对于我的成长来说意义非常大。”

“以前清明祭祖都烧纸,乌烟瘴气污染环境,还有安全隐患,有一次我衣服还被烧了个窟窿。现在这种场面早已成为一种过往的记忆。如今,大家都会买上一束鲜花或者一个花篮,放在墓碑前表达思念之情。”高菲表示,近几年,她也开始改变祭祀方式,响应号召文明祭祀,选择用鲜花寄托哀思。“父亲生前就很喜欢花,我今天特意带了他喜欢的百合。”

近年来,文明环保的绿色祭祀方式逐渐成为清明节新风尚,人们用鲜花代替烧纸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在长春市殡仪馆,记者看到有不少人用鲜花代替纸钱,让清明节更加绿色文明。“现在买花也方便,外卖就可以买。”前来祭扫的市民周亚萍告诉记者,由于工作繁忙没时间去花店,她是在外卖平台上购买的祭祀花束。“以前清明节买花都要找花店,款式也是简单的黄白菊花,现在不仅不用自己跑,款式也搭配得更新颖好看。”

“清明节表达对亲人的缅怀,重要的是心意不是形式。我挺喜欢送鲜花这种方式,一样可以表达哀思。”周亚萍表示,近几年清明节不再烟雾缭绕,而是鲜花盛开,这说明大家的祭祀观念正在转变,绿色环保的祭祀方式已逐渐成为主流。“现在不仅年轻人认同文明祭祀,像我父母这些老年人也开始逐渐认同了。尤其是看着这几年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他们也觉得烧纸污染环境还不文明,所以也支持鲜花祭祀。”

正是清明踏青时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踏青,是清明节的习俗之一。假日里,很多市民纷纷选择到市内公园或近郊踏青,感受无限春光。在踏青火爆的同时,博物馆、图书馆因为举办了丰富的活动,在节日里的热度也开始攀升。

长春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从4月1日开始举办长春首届稻草艺术节,因为距离市中心比较近,成了很多市民踏青的目的地。4月1日、4月2日两天有1.6万人涌入稻草艺术节,4月5日清明节创下单日客流新高。王丹一家四口在清明节当天来到稻草艺术节现场,两个孩子被巨型稻草人深深吸引,还骑了一会儿小马,体验了一下漫步在秋日稻田地里的感觉。王丹说:“清明节踏青郊游,是传统的习俗和我们儿时的记忆。今年清明,我带孩子来莲花岛踏青,这里不仅景色宜人,还有‘重走抗联路’,把红色文化融入景区,可以让孩子在踏青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随着长春市内桃花、杏花陆续绽放,到街头巷尾的“微踏青”也让市民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前进大街吉林大学南校门附近、东朝阳路等路段,桃花朵朵开,成为热门打卡地。

清明节前夕,一些博物馆、图书馆相继举办了与清明相关的活动,使得文化场馆成为具有与踏青一样高热度的场所。4月1日,到吉林省图书馆借书的蔡文杰偶遇了一场活动,是由省图与吉林省交响乐团联合举办的诗歌诵读会。活动以诗词为主线,融合了民乐演奏,以别开生面的方式表达对英烈的怀念、对历史的敬畏。“我平时就很喜欢文学,这个活动诵读的诗词有唐诗、宋词、散文等,像《蝶恋花·答李淑一》《梅岭三章》《清明即事》这些名篇我都能跟着默读出来,还有民乐演奏的《渔舟唱晚》《春江花月夜》,形式很新颖。”蔡文杰说,用更新鲜的方式来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让她感受到吉林省图书馆服务读者的用心。

4月4日,来自长春市各界的1200余名代表来到吉林省博物院参加主题为“缅怀革命先烈 铸就历史丰碑”的清明祭扫活动。到省博物院参观的市民林先生是一名退役军人,碰巧赶上了这次活动,他也和朋友一起在旁边默默地参加了整个祭扫活动。“我是到省博物院来参观展览的,之前上公众号关注过《破晓——吉林人民革命斗争史》,对这个展览比较感兴趣。清明节到了,也是缅怀先烈的一种方式。”林先生参观后感触很深,表示会把省博物院的展览推荐给战友。


作者:吴茗 马贺 于悦 韩玉红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