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让农业保险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作者:赵恩泽   更新时间:2023-02-15 08:57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也是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完善的农业保险、高水平的金融服务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以科技赋能农业保险,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价值。

找准定位,优化服务。服务“三农”是农业保险的基本定位,服务能力是衡量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以农业保险更好助力乡村振兴,需要不断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能力,更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多元化风险保障以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风险保障需求。要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助力农业保险提质增效,积极搭建“线上+线下”网络服务体系,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形态、组织构架、业务流程、经营模式,提高服务可得性和及时性。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支持保险机构建立健全基层服务网点,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资源,构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经营服务模式,实现线上电子渠道与线下实体网点信息共享和服务整合,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和综合性的保险服务。不断完善服务产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精准分析农户保险需求,开发满足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多层次风险保障需求的差异化、创新性的保险产品。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识别等技术,推动传统实体网点向智能化服务网点转变,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依托新型电信基础设施,发挥移动互联网泛在优势,提供便捷、高效的农业保险服务,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感。

统筹规划,完善标准。坚持科学的标准,才能更好保证发展质量。结合市场需求及科技发展趋向,强化农业保险科技支撑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加快完善数据治理机制,这些是发挥科技助力、提升农业保险质量的必要之举。要通过完善农业保险领域科技手段应用的体制机制,优化农业保险科技创新和监管制度,制定相关支持政策,更好地促进农业保险科技转化和应用。积极制定农业保险大数据共享标准和数据应用标准,为其大数据共享、集聚和增值提供技术规范;制定科技支撑下的精确承保和精准理赔业务标准,为农业保险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提供重要技术支持。加强农业保险科技标准研究,组织高校、科研单位、保险公司等优势资源,开展承保、查勘、理赔的科技应用标准研究。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保险机构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科学的受灾损失分析和评估,进一步提升保险灾损评价鉴定服务能力。聚焦农业保险行业的共性问题、发展重点任务,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转化效率。

搭建平台,加强监管。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地块采集、遥感验标、远程视频查勘等较成熟的技术手段已经应用到保险服务中,实现了投保、验标、勘损、理赔等服务线上化和数字化,提升了农业保险的服务监管效果。未来发展中,要进一步强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研究,进一步完善服务监管体系,为降低保险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提供更大助力。加强大数据战略规划和统筹部署,构建农业保险大数据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数据整合、共享和应用机制,为农业保险监管和服务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撑。基于农业保险大数据资源,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设定规则分析、多源数据校验、智能化监测检验,更好地识别并杜绝违规保险行为,提高农业保险监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农业保险业务安全规范发展。借助农业保险大数据资源,加强对相关保险机构服务基础条件、服务有效性、业务合规性等的动态监测、量化分析和精准评价,更好增强农业保险业整体服务能力。引导农业保险机构简化交易环节,开辟更多业务渠道,降低经营成本,优化盈利模式,为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更加精准、智能提供更大助力。


作者:赵恩泽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