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推动吉林振兴发展的制胜法宝。
翻开2022年的“吉林答卷”,一组组跳动的数据,一项项务实的举措,是我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破解发展难题、在开发开放中汲取发展动力的鲜活写照。
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32万户,增长10.4%,其中企业户数增长15.5%,增速居全国第6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指标稳步迈入全国第一方阵,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化标准化指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全面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3%……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持续为振兴发展添动力、增活力、提效力?如何深刻把握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特征、新任务、新要求?代表委员畅所欲言,出谋划策。
一问:优化营商环境,靠什么“高招”?
王波代表说,现在我省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显著改善。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的代表,王波亲身体会到我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带来的利好。“正是因为政府打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有了真诚的服务和贴心的举措,才让我们更加坚定地在吉林投资、在吉林扎根。”
多年来,我省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高质量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为吉林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丁肇勇委员说,我省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其中不乏首创之举。“营商环境从构成上看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我省硬件环境优越,具有科技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等,这些是对外来投资最有吸引力的地方。”
【链接】
我省不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机制,将营商环境的考评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在吉林省企业界,一个名为“长春新区企业高管”的微信群名气很大。这个群里,长春新区涉及企业服务的每一个部门都有专人“盯群”。企业在群里提出的需求,几分钟后就会有人对接、及时回应,并快速推进解决。
二问:国企改革,有什么“实招”?
崔静欣委员说,只有深化改革,才能破除发展阻力。“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全省国资国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五化’闭环工作法,扎实推动改革工作全面发力、重点突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阶段性成果和决定性进展。”
国有企业是东北振兴的“龙头”,也是改革中的难点。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企业重整旗鼓,焕发生机。
【链接】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我省将巩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落地落实,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用,打造创新型国有企业,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
三问:对外开放,出什么“新招”?
崔静欣委员认为,只有敞开对外开放大门,才能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建议搭建珲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流平台,推动大图们江区域经济合作抢抓机遇、快速发展;携手沿海城市,在交通、健康、医药、旅游、文化等方面加强合作。
李树峰代表建议,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和鼓励更多外来投资者来吉林投资兴业;进一步加大国际合作支持力度,深化“五个合作”,更好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与会代表委员表示,开放为我省带来前所未有的吸引力和发展力,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未来要充分发挥各开发开放平台引领示范作用,提高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支持海外仓建设;鼓励中小企业“抱团出海”,多元化开拓国际市场。
【链接】
2023年1月14日,吉林经贸团圆满完成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出访任务,在为期10天的经贸交流活动中推动了汽车零部件、轨道客车、农产品等一批合作项目,获得出口订单意向合同额及成交额超30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