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 1月14日 7版
时光不负,冰雪相约。
从长白山脉到松花江畔,从林海雪原到冰湖腾鱼,吉林大地热“雪”欢腾,冰雪魅力势不可挡。
我省不断加快推进冬捕经济带建设。“冰湖腾鱼”的盛景吸引了大量游客,极大释放冬捕的带动效应。图为查干湖冬捕现场。 吉林日报记者 石雷 王学雷 摄
吉林省地处世界“冰雪黄金纬度带”,推动冰雪经济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我省打造旅游业“万亿级”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拓展冰天雪地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科学布局拓展冰雪产业发展空间,冰雪“冷”资源正在成为吉林人民因雪而荣、因雪而幸、因雪而富的“热”经济。
冰雪产业实现创新突破。2021—2022年雪季,我省冰雪市场占有率、产品综合销售额、市场承载力再创新高,持续巩固冰雪产业领跑地位;万达长白山、万科松花湖入选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雪博会”“长春瓦萨国际滑雪节”被北京冬奥组委列为“冬奥遗产”。2022—2023新雪季产品预售额超2亿元,同比增长222.16%。
中国长春净月潭瓦萨国际滑雪节已经成为中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冬季体育赛事活动,对持续推进我省“冷资源”向“热经济”转变,为加快推动我省寒地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长春净月高新区供图)
冰雪运动蔚然成风。一方面,我省重点培育精品冰雪运动赛事,带动赛事经济和冰雪体育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多措并举推进冰雪运动大众化,广泛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系列普及活动,冬季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参与冰雪活动热情高涨。2022年春节期间,仅吉林市北山公园公益冰场每日上冰人数就达到1200人次,冰雪运动已经渗透进百姓生活。
冰雪文化深入人心。从挖掘“最美的雪花飘落在吉林”,到推动“冰雪丝路”纳入国家“一带一路”;从渔猎文明,到“雪容融”等冰雪文创、冰雪文艺推陈出新;从中法合拍纪录片《粉雪奇遇》以“影”为媒宣扬吉林“冰雪文化”,到在吉林拍摄的《冰雪之名》;从“滑雪大会”网络综艺真人秀,到各类“冰雪节”等跨年活动,冰雪文化厚积薄发。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吉林雾凇遐迩闻名,是吉林市冰雪旅游的金字招牌之一。吉林日报记者 丁研 摄
冰雪赋能的远不止运动消费和文旅产业,还有装备制造业。从专业冰刀到滑雪模拟器,从自发热滑雪袜到短式冰雪滑橇,从迷你多功能冰雪车到冰雪旅游场地装备和智能服务技术实验室,我省冰雪装备产品从无到有,冰雪科技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冰雪产业投资势头强劲。《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集(2022)》显示,2018年至2020年,吉林冰雪旅游重资产投资额位居全国前列。在北京冬奥会后的首个雪季,我省持续加大冰雪经济相关产业投资。2022年,吉林市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开工建设7个重点项目。其中,投资25亿元的北大湖度假小镇项目建设进展迅速,综合体商业街、百万石温泉度假酒店正式投入使用,投资16.73亿元的吉林北大湖青少年雪上运动训练基地项目有效推进。此外,一批滑雪度假区纷纷对硬件设施和配套服务进行了升级,不断丰富游客体验。目前,我省滑雪场数量达到75个,拥有319条雪道,单日最高接待量达10万人次。
长春公园的冰雪游园会,以形态各异的雪雕和精彩的花灯吸引了大批游客。 吉林日报记者 张野 摄
“长白天下雪,吉地新体验”。未来,我省将以打造“万亿级”支柱产业为目标,向建设中国冰雪经济强省和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