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病情的变化,目前没有基础疾病且症状轻微的感染者可以选择居家监测。居家监测除了除监测症状变化与体温外,利用脉搏血氧仪来监测血氧饱和度对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也具有一定意义。
1、为什么建议居家监测可以监测血氧饱和度呢?
自2019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虽然新冠病毒经历诸多变异,但肺脏损害一直是其感染的重要损伤脏器之一。新冠病毒感染的肺脏损害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多引起肺脏氧合功能障碍,引起低氧血症。甚至有些患者在明显气短、呼吸困难症状出现之前已经出现血氧饱和度的下降,是疾病比较严重的表现之一。因此建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居家监测可以进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对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2、什么是血氧饱和度呢?
大家都知道,人体血液中携带氧气的主要物质是血红蛋白。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百分比,即代表血液中含氧的浓度,是代表呼吸功能的重要参数。正常人体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为98%,当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至一定程度时,意味着身体处于缺氧状态。对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血氧饱和度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监测治疗反应的重要参数。
3、怎样监测血氧饱和度呢?
传统的血氧饱和度测量方法是先采集人体动脉血,然后利用血气分析仪进行电化学分析,测出血氧分压PO2计算出血氧饱和度。这种方法更为准确,但比较麻烦,不利于居家监测。
脉搏血氧仪(简称脉氧仪或指氧仪)一种非常简便的、小巧的监测设备。打开脉氧仪,轻轻夹住手指,待数值稳定后,即可得出血氧饱和度数值以及脉搏数值,对人体没有伤害,还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使用。
此外,当前不少消费级智能手环/手表也整合了脉氧监测模块。这些设备绝大多数并未通过医疗器械注册,亦无在疾病患者中使用的相关经验。不过,如果这些智能设备显示的脉氧饱和度与平时健康状态下相比出现了明显变化,也建议引起重视,及时通过医用设备进行复核。
4、脉氧仪在居家监测期间有哪些作用呢?
脉氧仪可便捷的实时监测血氧饱和度(通常显示为SpO2,单位为百分比)和脉搏[通常显示为PR,单位为次/分(bpm)] 。脉氧饱和度下降和脉搏增快,往往意味着呼吸道疾病相对严重,可以作为临床症状以外识别病情加重、需要及时就医的辅助手段。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一部分老年患者,在身体已经处于缺氧状态时,主观呼吸困难、胸闷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即“沉默性缺氧”)。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有利于及早识别这类人群,及时就医。
此外,许多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近期面临就诊困难的局面。此时在家监测脉氧饱和度变化,有利于判断病情是否稳定、是否需要随诊和调整治疗方案。
因此老年人、孕妇、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人群,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情加重风险高,此时可考虑准备脉氧仪。居家监测时一般不需要持续配戴脉氧仪。如果初始数值正常,每日监测2-3次,或在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时及时复测即可。
5、脉氧仪测量结果该如何解读呢?
正常人在休息的状态下,脉搏应该在60-100次/分之间,血氧饱和度在97%以上。对于居家监测的患者,如果上述监测值持续在正常范围外,甚至出现脉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脉搏进行性上升,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及时就医。
根据我国《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脉氧饱和度≤93%,是判断新冠肺炎为重型的参考依据之一。居家患者一旦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或乏力,往往提示缺氧。此时如果脉氧饱和度在间隔数分钟、换用不同手指测量下两次均≤93%,建议尽快就医。一旦发现脉氧饱和度≤80%,则应该视为医疗急症,建议立即将患者转运至急诊进行诊治。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界值是针对一般人群设置的。部分患有慢性呼吸系统或循环系统疾病的患者,平时脉氧饱和度即低于正常范围,需要持续家庭氧疗。上述人群建议与随诊医疗团队及时沟通,确定个体化的监测方案。
6、导致脉氧仪测量指标不准确的因素有哪些呢?
手指血供不足、温度过低,夹戴时间过短,使用美甲和涂抹指甲油,测量过程中手指运动等因素可能导致脉氧仪测量失败或测量数值不准确。一般建议佩戴脉氧仪后静待数秒至数十秒再进行读数。对于有波形显示功能的仪器,可待获得稳定的潮汐样波形后再读取数值。
居家期间测量发现异常时,可以先更换其他手指进行对比,如果不同手指间数值差异较大,往往提示测量值不够可信。此外,当测量值明显异常而自身感觉良好时,也可以让家庭中其他健康成员佩戴同一仪器进行复测,以辅助判断异常是否由仪器故障或测量不当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