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结合”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作者:郭薇   更新时间:2022-11-21 08:54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两个结合”的深刻论述,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对于更好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从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百余年来,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固本培元和守正创新相统一,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总结了百年来党推进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高度,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

“两个结合”辩证统一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必然随着时空转换和实践变化而不断发展。坚持“两个结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前提和条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一方面体现在我们党对当代中国所处历史方位的正确认识和当代中国发展新阶段新特征的深刻把握,为科学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时代坐标和基本依据;另一方面体现在,我们党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聚焦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全局性战略问题、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作为治国理政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重大作用,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实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宝贵经验。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同时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科学回答时代课题。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紧跟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深刻领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和战略布局、战略举措不动摇的重要意义,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作者:郭薇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