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路上比翼飞——“全国文明家庭”魏博家庭记事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马贺   更新时间:2022-11-16 11:32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今年春天的疫情防控中,有这样一对“夫妻档”,他们充分发挥基层一线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舍小家为大家,不畏艰险、挺身而出,坚守防疫一线,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群众的平安和健康。他们就是魏博和张杨夫妇。

魏博在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工作,张杨在吉林市中心医院工作,两人的工作单位相隔几十公里,但在抗击疫情的行动中,他们夫妻并肩战斗,战“疫”路上比翼齐飞。

今年36岁的魏博是单位业务骨干,也是一名党员,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她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奔赴战“疫”岗位。按照组织安排,她加入全区核酸检测工作专班,负责核酸检测样本转运、信息登记、数据统计及全区40余个采样点沟通协调等工作。这是一项“抢时间、争速度、讲细致”的任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魏博制作标有“采样点、采样方式、采样时间、封箱人姓名、电话、箱内管数、人数”等信息的样箱标签,供全区采样点使用,大大降低了采样箱出错率,提高了转运速度。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魏博吃住在单位,起早贪黑、误点就餐是常态,但她每天都保持着积极乐观心态,认真细致地清点装箱、统计转运,日复一日。两个月的时间里,魏博共参与42轮次的核酸检测样本转运工作,填写转运交接单141份,登记信息2000余条,全员累计转运2191个样箱12.78万支管,涉及111.27万人次。

魏博的爱人张杨,既是吉林市中心医院的医生,又是吉林市医疗志愿者协会的发起人。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张杨同样义不容辞地投入到战“疫”最前线,带领他组建的志愿者协会志愿者连续奋战。他们的身影闪动在各封闭小区、核酸检测点、医学观察点,凭借相对专业的医疗知识和丰富的防控经验,帮助各属地高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为急需救治的特殊病患解决求医问药难题。

在吉林市中心医院被确定为新冠定点救治医院时,院内大量医务人员正转战市内各抗疫前线,医院面临改造工期紧急,工作任务量大,人手紧张困难局面。张杨迅速发动吉林市医疗志愿者协会在全市范围发布志愿者招募令,引发广泛关注,点击浏览量达10万人次,1100多位热心市民积极报名,经梳理,提供符合条件400多人名单。在张杨带领下,符合条件的医疗志愿者参与了医院楼层改造、保洁清理、物资转运和病房安置等多项志愿服务,对保证吉林市中心医院新冠救治病房的顺利启用作出突出贡献。

“疫情发生以后,我每天6点起床,先看看有没有未接电话、未读微信消息等需要回复的。洗漱、吃饭后,在8点前到医院,在完成本职工作后,便到社区和志愿者一起帮忙核酸采集、标准运送、扫码等工作。”张杨向上级部门请示,成立临时党支部,迅速招募5000余名志愿者投身防疫一线,组建核酸采集、终末消杀、心理咨询等6个专班,累计志愿服务时长10万余小时,服务200余万人次,并向一线捐赠防疫物资近300万元。“我参加了省里的‘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每天都要与各机构联系,匹配医疗资源。货物到了,有时候是早上6点,有时候是半夜12点,我都会立即协调车辆和志愿者一起去高速口接医疗物资和防疫物资。”每天100多个电话、大量的微信信息,张杨在城市中不停地奔波着……

“好好吃饭”“注意防护”“保重身体”……疫情期间,夫妻二人始终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虽无法相见,但彼此想念。见字如面,这样寻常的话语,只能在工作间隙,彼此通过微信、语音视频等方式互相叮嘱、互相鼓励,相互慰藉。虽然身处不同的岗位,但相同的使命、共同的担当,让这对夫妻把最美好的爱情,化为并肩抗疫的动力,生动演绎着别样的“浪漫”。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马贺
编辑:刘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