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问诊,足不出户看医生
要说起互联网医院为患者带来的方便,白城市的张女士感触颇深。
作为一名甲亢患者,在互联网医院成立前,她每个月都得请假前往吉大中日联谊医院就诊,算上花费在路上的时间,每次看病至少得3天,“来回折腾不说,我们单位‘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月我都得请假,时间长了,我自己也不好意思,所以一到要复查的时候,就犯愁啊。”但自从有了互联网医院,她的愁事一下就被解决了。
张女士从白城到长春,坐火车就需要三四个小时。到长春后,还得在医院附近找旅店,第二天再起大早排队挂号。看完病,再排队做检查,检查结果最快出来也得下午,看结果还得排队,看完再取药,一套流程走完,当天已经赶不回去了,还得再住一宿,第三天再走。
如今,她只需要在当地医院做检查,离家近,人还少,抽个空儿就做了。检查结果出来后,她再在互联网医院上挂号,把检查结果拍照上传,医生看了检查结果再给她调整用药。如果当地没有的药,她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购买,医院给她快递送到家。
“互联网医院真是太方便了!你看我现在不但不用请假了,还省很多钱,车票钱、旅店钱、吃饭钱全都不用花了!”张女士兴奋地说。如今,她的亲朋好友也都在使用互联网医院,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省级三甲医院的服务和技术。
吉大中日联谊医院互联网医院医生正在为患者会诊。
与张女士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前郭县的段大爷。6月初,他来到中日联谊医院心血管内科看病,由于互联网医院与我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这次他没有携带任何之前看病的资料,医生点开电脑就查询到了段大爷以往的就诊信息和检查记录。“互联网医院真好啊!我岁数大,总爱丢三落四,每次不是落了这个片子,就是落了那个检查单子。后来老伴儿怕我再落东西,把以前所有检查单子都带着。我来回坐车,大包小包的很麻烦!”段大爷说,“现在可好了,咱啥片子也不用带,连之前我吃的啥药、吃几片,大夫都能查到,我这出门‘一身轻’了!”
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把医院建在了“云端”上。截至2021年底,我省共成立互联网医院11家。监管平台显示,全年共为群众提供网上预约挂号100多万人次,提供在线问诊服务33447人次。互联网医院让群众在当地就能与省城的大医院专家“面对面”问诊,减少了群众来回奔波的烦恼,节约了时间和花销,真正实现了让“寻医问药”触网可及。
家门口看病真方便
“现在社区医院可方便了,小病在这儿看就行,还能做检查。”38岁的李先生是长春市朝阳区南湖新村小区的居民,平时有个头疼脑热的,他就会到家门口的南湖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医生看看。
在南湖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不仅设有口腔科、妇婴诊室、检验科、中医馆、B超室等科室,还配有生化分析仪等检查设备。因此,不仅李先生自己在这儿看病,他的家人们也都来这儿看,“我母亲跟我们一起住,她有糖尿病,原来每个月都得去大医院复查,起大早、请假、排队……这么折腾我们心疼啊!”
现在就方便多了,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满足他们一家老小的基本就医需求。“孩子小,有个感冒发烧的,在这儿看多方便啊!”李先生说。
长春市龙泉社区居民参加义诊活动。
虽然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很近了,但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群体,还是有点“远”。那也没问题,群众不方便出门,“私人医生”就上门。
家住长春市二道区八里堡的刘大娘,患有脑梗和高血压,多年来几乎半卧在床,前两年又患上了白内障。自从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了家庭医生后,平时有人管,住院有人办。“看病住院再也不犯愁了!”刘大娘高兴地说。
家庭医生为居民上门服务。
在家门口看病,不光是城里人的待遇,住在安图县松江镇德化村的村民李自和也有话要说:“我们村子过去的卫生室很破旧,尤其是冬天,得靠烧炕取暖。现在就不一样了,规规整整,宽敞亮堂,土炕也改成了电取暖,看病的、抓药的、打针的屋都分开了,像样儿!”而且卫生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仅有心电图机、体检一体机等检查设备,还有理疗仪以及各种康复设备。
过去,即使看“小病”,村民也想往县里去。现在就不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买药,而且买药时在现场就能报销,村民要是有行动不便的,村医还会把药送到家。李自和说:“现在的村医跟过去不一样了,水平真可以。我们的村医今年还去大学学习了呢,水平更高了!”
安图县松江镇德化村村医为村民耐心诊疗。
李先生、刘大娘、李自和,他们有的在城市,有的在农村,虽然地点不同,但却对就医变化有着相同的感受——“这些年,基层的医疗环境和服务大变样,麻烦少了,方便多了。”
截至2022年6月底,吉林省已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0家,村卫生室8733个;配有家庭签约医生40368人,村医13248人。
可以想见,未来,一座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个乡村卫生室还会进一步壮大,设备更全,医生们的水平更高,诊疗更精,真正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
“防病花小钱” 生活质量高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孙思邈的这句话,如今让吉林百姓有了切身感受。
长春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春玲为患者把脉开方。
“一年前我得了脑血栓,右侧腿脚不灵便,生活不能自理。血压还一直居高不下,今天头疼,明天腿疼的。来了老年健康中心治疗,一周的时间,我就能自理了。这不,现在又来这儿抓点中药吃,巩固巩固。”大安市太山镇东风村后地窝铺屯的王大爷说,他来到大安市中医院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后,医院为他做了穴位贴敷、针灸、超声波等中医特色康复疗法治疗,同时还配合了中药汤剂治疗和康复训练,如今他已行动自如。
现在,这样的老年健康中心在全省各地并不鲜见。不仅在院为群众服务,他们还不断拓展延伸服务。截至2020年底,35家县级中医院中医药特色老年健康中心与133家养老机构签订了协议,采取长期派驻医护人员或定期巡诊的方式,在养老院或护理院的卫生室进行服务;同时,建立就诊绿色通道,老年患者可由县级中医院免费接送,并享受医保农合先诊疗后付费的便利政策。
如今,百姓生活好了,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治未病”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什么是治未病?就是“不让无病变有病,不让小病变大病”,从“治病花大钱”向“防病花小钱”转变。
前郭县中医院治未病—健康体检中心。
42岁的董女士因平时感觉头晕,上班没精神,经常失眠,来到前郭县中医院治未病—健康体检中心检查,经诊断她为痰湿质、偏阴虚体质。董女士说:“大夫为我针灸、拔罐儿、理疗,没几天的工夫症状就减轻了,睡眠也好了。上班有精神,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多亏早点来治疗,提前调理、提前预防。”
为不断提升各级中医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能力,省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实施了市级、县级中医院“治未病”能力提升项目。2021年项目在图们市中医院、梨树县中医院、前郭县中医院等8家中医院率先开展。仅2021年,这8家医院在院接受健康管理服务10239人,开展义诊宣教398次、受益群众13250人。
作者:韩冰 吉林日报记者 毕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