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述说吉林丨“想就业请按1,人才服务请按2”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万双   更新时间:2022-10-10 08:10   来源:吉林日报—大吉网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想就业请按1,人才服务请按2”

——来自“96885吉人在线”的就业故事

“想就业请按1,人才服务请按2……”我省“96885吉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自上线运行以来,所秉持的“想就业找人社,缺人才找人社”的服务理念受到多方肯定。

“毕业就能够顺利留在家乡工作,我很幸运,特别感谢‘96885’。”长春人文学院应届毕业生徐子豪说。

“3月初,学校进入闭环管理,所有线下的招聘活动暂停,之前预约的面试也推迟,说实话,那段时间我非常焦虑。”徐子豪说。

不仅仅是徐子豪,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许多应届毕业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大概是4月底的时候,学校就业交流群里发出一条关于吉林省人社部门出台一些保障就业举措的信息,里面提到一个‘96885’小程序,于是我就和大家一起注册并投递了简历。”徐子豪说。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但出乎徐子豪意料的是,第二天就有用人企业与他联系。

通过与多家企业洽谈,最终他匹配到了合适的企业。“太方便了!”回想这个求职过程,徐子豪满脸欣喜。“我还有几位同学也通过这个小程序找到了工作。”徐子豪感慨地说,“疫情之下,政府努力为我们大学生就业提供方便和机会,很难得,我们感受到了这份关心与关爱。我选择在家乡就业,是非常正确的。”

徐子豪所说的“96885”,就是我省人社部门推出的“96885吉人在线”公共服务平台。求职者或用人单位通过注册并登录平台,均可免费享受求职或招聘服务。

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我省持续在政策上发力,多措并举保障就业。图为长春市举办的百万大学生留长工程2022年域外引才校园双选会活动现场。

怎样将百姓“想就业”的实际需求与岗位“缺人才”的两方诉求更紧密地衔接起来。我省人社部门有创新——大力实施“两找”工程即“想就业找人社、缺人才找人社”服务创新提升工程。

在就业服务智慧化上做文章,创新打造包含求职者、用人单位、学校、人力资源机构、培训机构等市场主体的一体化服务平台,“96885吉人在线”随即上线。

“免费、便捷、高效,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是民心工程。”长春市朝阳区清和街道普庆社区居民于婷通过我省“96885吉人在线”服务平台的求职招聘功能,最终与位于昌平街吉妈妈打卤面馆达成就业意向。

“从平台看到招聘信息,通过线上沟通及线下面试,短短两天就实现就业。”47岁的松原市民刘文来说,今年2月份,他通过松原市人力资源市场推介,了解到全省“96885吉人在线”全面运行,通过操作提示,成功实现就业。

“‘96885吉人在线’平台自上线以来给我们企业的招聘工作带来诸多便利,让我们及时了解相关政策,成功招聘了10名急需人才。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和我们一样获得更多的人才信息,匹配更多就业岗位,助力企业发展。”长春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宋健说。

“省人社部门派专人‘一对一’指导我们注册使用‘96885吉人在线’平台,帮助我们发布招聘信息。”吉林省永新堂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廉玉梦说,“借助这个平台,在近2个月的时间,共面试15人,留岗9人,极大缓解了我们的用工压力。这对企业和应聘者来说是双赢。”

白城市洮北区就业服务局干部于砚华,30年坚持就业一线工作,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美就业人”“最美就业红娘”。图为于砚华在进行线上招聘活动。

作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吉林凯莱英药业公司是敦化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省人社厅将凯莱英药业公司用工服务提级到省级办理,先后通过线上渠道广泛发布招聘信息,并邀请该企业在“96885吉人在线”平台注册发布招聘信息,动员全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该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目前,凯莱英公司已经分别与7所技师学院、4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2市5县就业服务局进行了对接洽谈。

“一点需求、多点响应”,省人社部门以“两找”服务新模式为统领,主动作为,就业服务能效快速提升。

截至8月11日,“96885”和微信小程序累计访问量达到78.58万人次,平台注册用人单位7444家,发布招聘信息9932条,涉及用工岗位6.02万个;智能系统累计为劳动者匹配推送岗位信息6971次,为企业推送人才2216人次。

招聘会是衔接广大用工单位和求职者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我省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专业招聘会,帮助求职者顺利找到工作。图为一名求职者在招聘会上咨询用工信息。

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能就职于家乡的知名国企,是一份幸运,也是一份踏实,更是一份动力!”东北林业大学毕业生马雪通过吉林市人才服务中心招聘会,成功入职吉林华微电子。

马雪踏入大学校门时,就确定了就业目标——学成之后,要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毕业时,她一直希望回家乡工作。同学们纷纷忙着投简历、找工作,马雪更是时刻留意着家乡本土企业的招聘信息。

当时,正值吉林市人才服务中心通过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数据库,全面掌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意愿、服务需求和就业状态,对已登记的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直至实现就业。

吉林市人才服务中心持续为高校毕业生搭建精准就业对接平台,加大各类线上主题就业招聘活动举办力度,做到“活动天天办、职位每天发、岗位随时选”。

通过吉林市人才服务中心招聘会,马雪顺利实现就业。当时,通过多渠道广泛征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搭建高校毕业生通向职场的过渡平台,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使像马雪一样的毕业生的实训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至关重要。重点群体“稳”不住,就谈不上稳住就业基本盘。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数据库,只是我省大力推动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的一个缩影。

2022年我省高校毕业生达21.9万人,是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年。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

今年5月初,省人社厅牵头多部门联合制定《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坚持市场导向促就业、开发政策性岗位扩就业、鼓励创新创业带就业、采取多种渠道缓就业、聚焦重点群体保就业、提升服务质量稳就业等6个方面20项重要举措,政策上持续发力,全力以赴保就业。

我省还依托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青年见习基地及企业等实体,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训中心”,吸纳有就业创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就业实训和“1311×N”服务活动,提供一定额度生活补助,帮助毕业生通过岗位匹配、见习留用等渠道实现就业。对于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符合就业困难条件的离校2年及以上毕业生,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截至8月8日,全省共建设实训中心27个,入驻毕业生176名。

在伊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训中心,记者见到了刚刚入驻中心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的2022届毕业生杨翠翠。她充满期待地告诉记者:“在这里,我将通过能力集训、就业创业指导、技能培训服务,得到实操实训机会,从而提升就业能力。”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实训中心已成功帮助9名高校毕业生,分别与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实现了就近就业。

舒兰市90后大学生蔡雪2014年返乡创业,从零做起,吸纳家乡50户农民,成立水稻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后的有机大米销往全国各大城市。

“新农人”返乡创业显身手

郭艳芳是长春市九台区九郊微雨众惠种植业家庭农场总经理。这朵“铿锵玫瑰”回乡创业十一载,带动了周边农民共同致富,也让更多的绿色农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

郭艳芳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因为从小跟着父母在田间地头耕作,郭艳芳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2004年,她和丈夫带着刚刚四岁的女儿一同踏上了去山东的创业之路。刚到山东临沂不久,夫妻俩就开始做起了二手车生意,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就赚到了8万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让他们对创业有了更大的信心。而后他们又成立了装修建筑公司,涉足装潢领域。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2010年他们的公司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那个时候,在山东创业的郭艳芳夫妇,是家乡不少人羡慕的对象。可是2011年,他们却做了一个让很多人都难以理解的决定:回老家种地。

回到家乡,她开启回乡创业的“新农人”生活。她把汗水和青春挥洒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随着乡村振兴的大幕徐徐拉开,郭艳芳夫妻对这条回乡创业之路充满了信心。2016年11月,经过审批,他们的“九台区九郊微雨众惠种植业家庭农场”正式成立。多年来,他们一直以家庭农场为窗口,以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为宗旨,身体力行地为乡村振兴赋能,用行动书写“创业故事”。

以技能大赛为引领,我省对应市场所需大力推进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图为吉林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现场,选手正在进行才艺展示。

大萝卜种出“聚宝盆”

一直以来,农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针对农业种植大户落实了初创企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致富带头人免费创业培训等多项积极的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多家农业种植大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小城子乡潘家屯村的胡忠德就是这些优惠政策的受益者。

10年前,胡忠德跑到长春打工,从事蔬菜批发行业。后来,听说老家村里有人搞种植挣了钱,他就跑回家琢磨着种起了萝卜,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民,每天他都围着地里的萝卜转,在这里为自己认定的事业拼搏着。

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劲头,2012年,胡忠德承包5公顷土地种植萝卜,当年实现销售收入75万元。2017年胡忠德决定成立合作社抱团发展,在本村成立了农安县胡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105户农民入社,共同种植萝卜。如今合作社形成了产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胡忠德也成为当地种萝卜大户。

“合作社+农户”抱团取暖,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不光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给打工的农民提供了就近打工的平台。

在生产实践中,敢闯敢干的胡忠德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发展萝卜经济,并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不仅收获了同村农户的支持,还得到了农安县人社局的帮扶。

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随着很多地方的疫情管控,萝卜运不出去,进不了市场,资金无法回笼。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乡镇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后,在他保证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协调多个部门,保障了运输道路的畅通,确保保供蔬菜顺利运往市场。农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了胡忠德,帮助他办理了农业种植大户(合作社)创业担保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多年的种植经验积累,再加上多项政策的帮扶,胡忠德凭借坚韧毅力和勇气,乘着乡村振兴发展的东风将自己的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一步一个脚印带领家乡村民增收致富。下一步,胡忠德打算将互联网和新媒体作为自己合作社的销售新渠道,将新的创新理念融入到传统农业当中去,打造新的发展模式。

原标题:“想就业请按1,人才服务请按2”——来自“96885吉人在线”的就业故事


作者:吉林日报记者 万双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