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高铁综合维修基地位于长白山站和长白山东站之间,作为白敦高铁维修养护工作的中枢,承担着作业调度、装备整备等多方面职能。整个综合维修基地分为综合办公区、食宿区、库房区、轨道车出入库等功能区,能够满足全线百余名基础设施维护人员日常食宿、工作所需。
由于高铁作业的特殊性,基地里的工作时间要从晚上19点开始。工务、电务、供电专业工区以及轨道车工区分别召开点名会,明确当晚的作业计划、人员分工和安全卡控措施。随后,职工们按照各自分工,到库房清点材料、准备作业机具,轨道车司机们开始进行检车。
19时30分,随着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基地进入保休时间。多年来的“夜班”让大家有了一套特殊的作息规律——作业前短暂休息,可以保证作业时的精神状态。
21时开始,基地再次恢复了喧嚣,各个作业组的职工先后登车前往现场——由于路况和天气的不同,每天各个作业组使用的交通工具、出发时间都不一样,但有一点相同——天窗期前赶到现场。天窗期一般是22点到次日凌晨2点,这期间高铁停运,作业组趁此期间作业。每天22点前,各个作业组都要抵达预定的作业位置。
22时30分,天窗期开始。在夏夜眺望长白山站,总是能看到数十名职工在站区里忙碌。接触网工们与驻站确认断电后,举起数米长的验电器,检验感应电、接挂地线,再将5米高的梯车推上线路,准备登高作业。岔区里,线路和信号工区的两名工长,一边检测着道岔转辙部,一边商量着当晚的作业如何进行。一旁,几名年轻的线路工扶起内燃冲击镐,随着几人拉动油门,轰鸣声响彻夜空........
凌晨1点,整个基地陷入了短暂的寂静。这时,食堂的灯开始亮起,为了让作业结束后的工友们吃上热乎乎的饭,食堂的工作人员们也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凌晨3点开始,伴随着引擎的轰鸣和轨道车的笛声,各个作业组相继结束作业,开始返回。
早晨8点,车间管理人员和日勤制调度工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不仅要对前一个天窗期的工作进行统计,安排好当晚的作业,还要关注日间全线营运设备的状态,以便及时进行应急处置、灾害天气巡检等工作。
下午13时,迎来一场降雨,调度工区的几名职工对照着防灾系统,逐处检查起各个关键处所的视频监控。雨越来越大,半小时后,调度班长拿起了电话:“白敦高铁454km附近降水量达到出巡标准......”话音刚落,楼下大门传来一声轻响,两个身披雨衣的身影冲入了雨中.....
16时,雨停了,一个个湿漉漉的身影陆续走进了门厅,甩甩雨衣,擦干头发,稍事休息后,晚餐时间就快到了,基地里的“全新一天”又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