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化屋小学(图中左下角)。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刘春成在托喀依乡海勒克库都克村工作。
苏效杰摄(人民视觉)
崔嘉欣为学生辅导作业。
曾 兰摄(人民视觉)
周彦伶在西部计划出征仪式上。
周彦伶供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参与支教、支边服务,将青春奉献社会、报效祖国。
本版推出3位青年志愿者的故事,讲述他们在支教和支边过程中的奉献与奋斗。他们胸怀“国之大者”,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编 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托喀依乡党建办干部刘春成:
“用奋斗实现青春的誓言”
“小刘兄弟来啦?快进屋坐!”阿合尼亚孜·麦提尼亚孜看到刘春成,热情地上前握住他的手。阿合尼亚孜是刘春成志愿服务时认识的第一个村民。
2019年8月,23岁的刘春成听到“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呼唤时,怀揣着青春梦想,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当时打算“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从天津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服务于托喀依乡海勒克库都克村。
第一次入户走访,就是去阿合尼亚孜家。“我当时特别紧张,进门都不知道说什么。”刘春成就看着一起入户走访的该村驻村“访惠聚”工作队时任副队长苏效杰怎么做,“他是我的师父,也是指导我西部志愿服务工作与生活的导师。”跟着苏效杰,他一点点学会了怎么做群众工作、怎么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怎么调处纠纷……
刘春成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村队党支部书记抓好党建工作,在2019年底托喀依乡各村队党建考核中,他所在的村队获得了第一名,他也在走访中帮群众解决了不少困难。了解到阿合尼亚孜没有固定工作,刘春成帮他介绍了工作,平时还帮他辅导孩子学习,用真心和实干换来了认可。
走访入户时,村民反映最多的是路灯问题,刘春成也深有体会:“隔很长一段距离才有一盏灯,有些还是坏的,一到晚上,大家都不出来了。”刘春成将问题反映到“访惠聚”工作队,工作队投入20万元为村里安装了42盏路灯。“现在一到晚上村里可热闹了,聊天的、散步的,都不怕摔跤了。”刘春成说。
在志愿服务中,刘春成特别重视民族团结:“我服务的是少数民族村队,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大家团结在一起谋发展。”为村民帕丽丹·马木提举办婚礼、护送孩子上学、为群众摘棉花、为村民打扫庭院……一件件小事把情谊种在了海勒克库都克村老百姓的心里。“虽然我做的事都是琐碎的小事,但对于村民来说,有些解决的就是大问题。”刘春成说。
2020年春节,作为村队里年龄最小的干部,刘春成本该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但他主动放弃了回家过年的机会,申请留在村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第一师阿拉尔市西部计划志愿者第五团支部书记,刘春成协助村队团支部组织建立起海勒克库都克村青年战疫志愿服务队,带领青年志愿者深入村队广播无法覆盖的偏远地区,为散住户送去生活物资。他告诉记者:“我就是那会儿学会了骑三轮车,把物资及时送到每家每户,在疫情防控期间让他们深切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每次服务期满,刘春成都会写申请延期服务,今年已经是第三年,工作地点也从村里换到了乡里。“我觉得,人生要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每一步都会有不同的惊喜。一路走来,我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我要为西部建设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用奋斗实现青春的誓言。”刘春成说。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崔嘉欣:
“想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从湖北赤壁到恩施,再到贵州,今年24岁的崔嘉欣已有4次支教经历。尤其是扎根贵州余庆一年,她对支教二字的理解更为深刻:“爱是教育的本源和归宿,很庆幸自己能边感悟边践行。”
崔嘉欣是华中师范大学一名硕士研究生。谈及支教,她直言是受老师的影响:“从小到大,老师就像一盏灯,一直指引着我。我也有了一个教师梦,想帮助更多人。”
2017年,当时还在读本科的崔嘉欣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为了能到基层锻炼,她利用暑假时间,先后到赤壁、恩施支教,其间跟同学一起到村民家借宿,在政府办公室打地铺,甚至还睡过睡袋。尽管没少吃苦,崔嘉欣仍然坚持下来,并想进一步挑战自己。
2019年8月,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崔嘉欣毅然踏上贵州这片热土,奔赴遵义市余庆县他山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
“来之前,学校特意提前组织培训,涉及教育教学、政治理论、行政管理、安全教育等内容。我还报名参加了全国教学技能比赛,以赛代练。”虽然做了精心准备,但刚到他山中学,崔嘉欣被安排教英语,还是有些措手不及,“我是学物理的,现在要立马转换身份,负责3个班189个孩子的英语课,其中还有一个是体育特长班,跨度实在有点大。”
他山中学是余庆县的一所独立高级中学,2014年建成使用。因师资力量薄弱,生源质量不佳,这里的孩子英语基础普遍偏差。
“第一次月考,3个班的英语成绩处于下游,真给了我一个下马威。”看到眼前孩子们的处境,崔嘉欣明白了学校的用意,“学校缺什么,让你教什么,这才是支教的意义所在。如果能用一年的青春成就这些孩子,再苦再累也值!”
崔嘉欣随即联系家里,把自己之前的英语笔记、教材寄了过来。她又借助视频学习,丰富教学方式和内容,努力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每天至少3节课,不是上课就是备课,经常忙到凌晨。”
眼见孩子们的学习刚有起色,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好在这群孩子很争气,英语成绩稳步提升。期末考试时,3个班均位于同类班级的前列,崔嘉欣高兴得合不拢嘴。
除了英语教学,崔嘉欣还拓展支教内容,尽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服务。“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创办‘华博学堂’,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为70多名留守儿童营造温馨快乐的成长环境。”崔嘉欣介绍,为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她还组织策划两届“筑梦华大·与爱同行”公益访学项目,累计筹集善款近20万元,帮助72名山里娃走出大山、到武汉访学,为他们成长成才注入动力。
崔嘉欣仍然记得,班里的一个男孩曾因成绩不好而辍学打工,她劝说半个多月后,他才重拾信心、重返校园。“既要琢磨课堂教学,又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变化。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学习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崔嘉欣说。
“直到现在,大学寝室里还备有余庆的辣椒酱,以前根本吃不惯,现在不吃倒有些不习惯。”如今,早已支教期满的崔嘉欣,仍然惦记着远在贵州的孩子们,“我一直跟他们保持着联系,今年还打算再去余庆。”
因为这段宝贵的经历,崔嘉欣对未来规划也更加清晰:“教师是我的第一目标,想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让他们像自己一样,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周彦伶:
“支教助学是让我快乐的事”
“周老师,我马上要升初中啦。”打电话的女孩名叫小雪,是广西百色市平果市第五小学的学生。听着电话那头女孩开朗的笑声,周彦伶难掩喜悦之情。
2019年的夏天,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周彦伶报名加入西部计划,成为学校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广西队队长,奔赴广西百色市平果市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出发前,同学们对西部有诸多想象,但当抵达了目的地,伙伴们的情绪都有些失落,“学校的硬件环境比想象的好很多,他们是不是没有那么需要我们的帮助?”
不过,当周彦伶和伙伴们深入了解情况后才发现,这里需要帮助的孩子太多了。对患有自闭症的孩子,周彦伶给予了很大的关注,让他们感受到爱和温暖。
除了关注自闭症学生,周彦伶也关注到了困境儿童。“小雪,跟奶奶回家。”某天放学,年迈的奶奶接孙女的场景触动了周彦伶。她了解到小雪因为父亲过世、母亲改嫁,自幼跟着年迈的奶奶和生病的爷爷一起生活。一次家访的机会,周彦伶走进了小雪的家,那是一间8平方米的出租屋,灯光昏暗,做饭吃饭读书都在一个房间。
“一些志愿者主要是送钱送东西,其实除了物质上的支援,孩子们更缺的是精神层面的关爱和支持。”学校同事的一席话令周彦伶深受触动。
周彦伶所支教的小学有不少学生因疾病、隔代养育、亲属寄养、单亲丧亲等问题陷入困境,2020年,周彦伶联合母校校友发起了“含弘班”助学计划,在“广西青空间”易地扶贫搬迁点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开设“含弘课堂”,将有学习困难、生活困难等实际问题的学生纳入班级统一集中帮扶,通过定期给予成长陪伴和课业辅导,填补困境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缺失。为减轻经济困难家庭的压力,支教团想尽办法筹资,从最开始的说服校友捐助,到摸索做网络主播推销当地土特产,支教团前后筹资5万余元,全部用于困境学生一对一的资助。
为了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周彦伶和支教同学们还一起开办了兴趣社团和兴趣课程。从广播站到播音主持,从足球篮球社团到声乐教学,在学校的支持和支教成员们的努力下,兴趣社团和课程办得如火如荼。看着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周彦伶和伙伴们心里十分欣慰。
白天上课,晚上就在教室旁的办公室睡下,没有独立卫浴,人生地不熟,气候饮食不适应……周彦伶坦言,面对种种困难,她也想过放弃,但骨子里的不服输和助人的快乐都使她最终坚持了下来:“支教助学是让我快乐的事,我乐在其中。”支教一年,周彦伶与团队在支教地先后承担了38个班级13个科目的教学任务,累计授课达1600小时、覆盖学生超6000人。
周彦伶告诉记者,西南大学曾经有一位支教学长为了带完高中班,延长了几年支教时间,支教结束后直接回老家做了全职教师,这位学长也成了他们的“偶像”。今年她也将硕士毕业,在被问到职业规划的问题时,周彦伶笑着说:“未来我希望继续从事教育事业,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之花。”
原标题:支边支教,用奋斗书写青春(青春派·我们都是青年志愿者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