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热播剧《人世间》饱含岁月沉淀的厚重年代感,观众们伴随着剧中人物的人生轨迹,也勾勒出那个年代东北普通家庭的朴实生活画卷,搪瓷缸子、炕琴、二八自行车、暖水瓶、黑白电视机、酸菜缸……这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东北老物件也再次勾起了老一辈观众的回忆,引起了新一代观众的好奇。
炕琴
炕琴是个什么琴?不,这可不是乐器!在剧集前期,周母出现的场景背后总会有炕琴的身影。不禁有年轻一些的观众纳闷:炕琴是个什么琴?实际上炕琴是一种家具,是可以用来放在火炕上,放被褥的柜子,多在东北地区出现。
炕琴造型简洁,用料粗犷厚重,充分体现了早期东北农村炕上文化习俗,就像一件精雕细琢的工艺品,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身。一般来说,炕琴宽度与火炕同宽,高度接近棚顶。炕琴有门有柜子还有抽屉,可以放衣物被褥,相当于现在家家都有的衣柜。
炕琴可以算是古董级的存在,因为大都由祖辈传承下来,有一定的年代。而满族炕琴上还会摆放手工刺绣的枕头,而枕头两端精美的满族刺绣被称为枕头顶刺绣,而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是流传于长白山区满族群众的一种刺绣技艺,如今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满族枕头顶刺绣题材多样、色彩艳丽、造型独特、内容吉祥喜庆,有“现代艺术之母”的美誉,是研究当年婚嫁习俗、色彩习俗、信仰习俗等文化习俗的重要史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搪瓷缸子
剧中,富有年代感的搪瓷缸子经常出现在饭桌上,尤其是春节团聚时,人们笑盈盈地用暖水瓶向搪瓷缸子里倒热水的画面特别温馨。
自上世纪50年代起,绘制了喜庆图案的白色搪瓷制品以茶杯、碗盘、面盆等各种不同的形式,广泛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实耐用,图案造型美观、色彩绚丽的搪瓷制品,生动地展现了那个年代的美与文化。
如今,根植于生活的时代单品又以不同的形式回归人们的视线。它可以是充满设计感的红色文创产品,也可以是带有复古情怀的日常用具,带着浓浓的时代印记勾起人们的回忆……
黑白电视机
当剧中剧情进入上世纪80年代,周秉昆一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在当时黑白电视机在家电中具有霸主地位,可不是家家都能拥有。
9寸、12寸的飞跃牌黑白电视机是外凸的荧光屏,按键也不多,基本上就是调频和声音按钮,头顶还带着天线。那时候买电视机是家里的喜事,谁家有一台能将街坊四邻都引来围观,而左邻右舍的孩子们都守在电视前观看。电视频道也非常简单,基本上新闻联播结束就没有太多节目了,但是人们透过电视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新时代来临了。
有了电视,人们的生活发生变化,更加多姿多彩,娱乐开始渗入生活每一处。
二八自行车
剧中,周秉昆和发小们在自行车后座上绑着猪肉骑行于光字片,周秉昆送周父去吉春火车站,攒钱给郑娟买的新自行车,楠楠驮着玥玥穿行于街市……自行车作为那个年代必备的交通工具出现在各个场景之中。
超大的车轮,高大的车身,车座前是根大横梁,看上去很笨重,而且需要来一个潇洒的扫堂腿才能骑上去,它也因此获得了一个别致的称号——二八大杠。很多中年观众小时候都尝试过骑大人的二八自行车,然而自行车有大梁,需要偏着骑,时间长了脚会麻,很难受,但是那是很多人儿时的快乐时光。
母亲的手工毛衣
剧中,周母为周蓉织了很多件毛衣,年复一年地等她回家。而周秉昆穿着姐姐的杂色毛裤并不合身,想要一条新毛裤,最后这个愿望实现了。那时候妈妈们都会打毛衣,帮着绕线也是小时候珍贵的回忆,孩子们学着妈妈的手艺,织不成毛衣也能织一条围脖。然而,如今的毛衣、毛裤多由机器织成,能拥有一件母亲亲手织就的毛衣,那绝对是最温暖的定制款。
酸菜缸
周母为周秉昆做的酸菜炖排骨,仿佛透着屏幕都能散发出香味来。那时候,家里可以没有自行车但绝对不能没有酸菜缸,那是东北人冬季储存食物的神奇发明,亦是浓浓的家乡味儿。东北酸菜常采用当地盛产的大白菜腌制而成,极具东北地方特色。那一口“祖传”的酸菜缸便是制作这道美食的容器,上面压着的大石头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用口感爽脆的酸菜制作的菜品极其美味,做法上可炒可炖,还能凉拌,近年由于烧烤的盛行,烤酸菜五花肉也非常受欢迎。
时代会变迁,物件会变成老“古董”,但温暖的真情不会改变,就像电视剧中的周家人和他们的邻里亲朋,无论多少年过去,无论观众的年龄长幼,剧中贯穿始终的温情与真情是可以穿透岁月直击内心的,带给观众长久的感动与回味。
(本栏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