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吉林市召开本次疫情防控工作第四十九场新闻发布会。吉林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就吉林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作主旨发布。吉林市教育局、散装水泥管理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4月27日0时—24时,吉林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7例。以上人员均为管控期间筛查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感染者,均已转入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救治。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规定,结合当前吉林市疫情处置情况,经专家组综合研判,4月28日12时起,吉林市将3个区域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至此,吉林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
4月27日下午,吉林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通告》,决定从4月28日0时起,吉林市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这标志着吉林市进入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奋力夺取抗击疫情全面胜利的新阶段。
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目前吉林市疫情形势基本稳定,但是必须清醒认识到,社会面清零和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不意味风险“清零”、隐患“清零”,随着吉林市疫情防控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风险点更多了、不确定性更大了。当前,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决不能一刀切,有序放开社会面管控必须有节奏、有步骤、有次序地实施,决不能一下就全面恢复到疫情前的正常状态。
确保疫情不反弹、逐步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吉林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杜绝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及时开展疫情分析与风险评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在疫情防控安全到位的前提下,稳步、有序、安全放开社会面,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一是强化分类核酸检测,加大疫情风险点排查力度。按照分类施策原则,对封控区内的居民,采取单人单管、入户采样,管控区内的居民,采取混管、单元口采样的方式,按规定时间进行核酸检测;对防范区内的居民,原则上每隔3天进行1次全员核酸检测;对康复出院人员、解除隔离人员、保供人员、商超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继续加强健康监测和核酸筛查,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对应检未检人员严格执行“吉祥码”赋黄码政策,对无故不参加核酸检测、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的,依法追究责任。
二是实施“三区”动态管理,分区分类分级解除社会面管控。继续坚持封控区“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控区“人不出区、严禁聚集”,防范区“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政策。封控区、管控区调整为防范区后,居民要完成7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做到不聚集、非必要不出小区。现有小区卡口继续保留,严格人员进出管理,优先解封无疫小区和防范区。依法严控聚集性活动,暂停举办50人以上的聚集性活动;50人以下聚集性活动严格执行报批程序,严守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严禁私自举办讲座、推销等活动,坚决杜绝发生聚集性疫情。
三是稳步推进复工复产,有序恢复商业场所运行。严格执行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备案制度,企业职工非必要不聚集,实行分餐制,倡导实行闭环管理。防范区内非生活必需的密闭场所暂停开放,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经营场所逐步恢复营业,限流进入。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日常检测、环境消毒等各项防疫规定,扎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
四是坚持人、物、环境同防,扎实推进各项措施落实。持续加强环境消毒工作,对感染者、密接人员的居住空间,对居民区、楼道电梯、工厂车间等公共区域,集中隔离点、方舱医院、定点医院等特殊场所,保供物资、农资农机、企业物料等流通物资进行常态化、全覆盖、无死角的预防性消毒和终末消毒。进一步加强返(来)吉人员管理,做到及时主动报告、全面精准排查、严格规范管理、加强健康监测、强化自我防护,对不执行我市疫情防控要求,导致疫情发生和传播蔓延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坚决筑牢外防输入防线。
吉林市将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充分发挥12345政务服务热线作用,坚持接诉即办、马上就办,及时解决群众关切问题,切实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民生保障、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同时,希望广大市民坚持强化“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认真落实自我管理责任,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继续遵守疫情防控要求,非必要不外出,减少人员流动,错峰出行、做好防护,不断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不聚集、少扎堆、两米线”等良好习惯,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第一时间报告,共同形成“群防群控、联防联控”良好氛围,切实消除新冠病毒感染和传播风险,共同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 张添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