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个重要的节气,由于寒食诸风俗事象的融入,清明遂由天文节气,演化为一个习俗众多,且富有情趣的人文节日。
清明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如果将二十四节气的知名度进行排名,清明节应该能荣登榜首,因为它兼具了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在疫情的当下,大都居家办公生活。中国诗词大会吉林诗词达人王天博建议大家“清明在家,点一盏读书灯”。他还将带大家一起,畅游诗词中的清明。
王天博说,出于清明的特殊性,在历代古诗词中,关于清明的内容要远远高于其它节气,传诵最广泛的,应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的意思非常简单: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的行人一个个都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此诗之所以传唱甚广,一是因为它极易读懂,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都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造作之痕;二是因为诗中描写的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让人读之感同身受,很容易走进作者描述的场景,和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清明的一丝愁绪,行人“欲断魂”,想要借酒消愁,为什么呢?这就和清明这个节气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相关了:清明这个节日,对古人来说,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感情色彩很浓郁的大节日,这是家人团圆、亲朋相聚的日子,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都是当时人主要的礼节风俗。在这样节日氛围的渲染下,感情丰富的诗人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逢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要写“断魂”两个字,也能理解为何诗人要去寻一处酒家,借酒消愁了。其实若是仔细想想,清明的习俗本就是两种情绪的对立,一面寄托哀思是悲,是缅怀先人,追忆过去,是沉痛的;一面出门踏青是喜,是外出游玩,是好友相聚,是欢乐的。
二十四节气本身就是根据时令来设计的,清明时节,正是万物回春,桃红柳绿的好日子,这样的日子最适合去户外活动,因此整个民族中最重的活动——祭祀祖先。因为人人都需要祭扫墓地,追忆先人,古时候交通不便,想要回乡扫墓,经常遇到有人耽误职守,于是唐玄宗时期,干脆颁布政令,规定清明期间放假4天,后来又追加到7天假期,这段时间里,除了可以祭奠先人,自然也可不负春光,出门踏青游玩了。
王天博介绍,关于清明的诗词,基本上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写祭祀而悲古谈今的,比如宋朝黄庭坚的这首清明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这首诗通过描写清明节的桃李、荒冢、龙蛇、草木的种种场景,引入了两个典故:“人乞祭余骄妾妇”说的是《孟子》中有个齐国人每天专靠到坟茔地里乞讨人家祭祀剩下的供品吃,回家后却向妻妾夸耀是别人请自己吃饭;“士甘焚死不公侯”说的是春秋时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仕做官。一样人生,却是两种境界。
清明节的另一种古诗词,则是以清明踏青赏春为主题,宋人吴惟信的这首《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描写了清明时西湖苏堤上的场景。清明是美的,西湖的清明更美。此诗虽短小,容量却大,从白天直写到日暮。
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到了傍晚,踏青游湖的人们已散去,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短短四句,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王天博还为疫情居家、不能外出祭祀、游春踏青的人,找到了一首宋代诗人王禹偁的应景诗句: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阅读的力量足可对抗心中的焦虑与不安,与其抱怨,不如静静沉淀。在这个仍无法出门的清明节里,我们是否也可像诗人一样,为自己点亮一盏读书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