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长春市7万多名志愿者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之中。与此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助抗疫物资陆续运抵长春,成为抗疫一线志愿者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三名志愿者在转运抗疫物资途中。左起王朕、蒋鹏、张印。
而这些物资从抵达长春市到转运抗疫一线志愿者手中,则是一个超常规的流程:运送货物的车辆及人员到达长春后,为加强防控管理,确保车辆、人员、物资安全保障,市内设专人接货并配送,但人力有限……3月26日记者采访时,储运仓库里只有三名志愿者,王朕、蒋鹏、张印。
志愿者们在高速公路北口接收抗疫物资,此时天还没亮。
王朕说:“这里是长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的项目保障服务点,我们这个服务点主要是物资的供应,也包括接收省志愿服务联合会调配的和社会各界捐赠的及全国各地增援的物资。”
志愿者们认真对抗疫物资入库分类。
三名志愿者担起了“最后一公里”的重任。不管是什么时间到,他们都要第一时间完成物资接收,根据货单进行清点,然后入库,分门别类地搬运摆放整齐。“我们24小时待命,没有固定时间,常常是一批没有完成入库就又接到下一批,也可能是凌晨两点,但天一亮我们必须把这些物资发到社区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志愿者和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组织手中。”
他们收发的物资主要是防护用品、消毒用品、应急器材、食品等。“各社区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有什么需求,报到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由联合会统筹,我们接到单子后往下分配。多数社区可以自己来取,因管控或者其他原因不便于领取的我们就送。我们也会接到一些定向的医疗物资,会转交到卫生部门。”
社区派专人来领取抗疫物资。
“这十几天,经你们手收发的物资有多少?”记者问。
“那太多了,今天早晨六点我们接了75件,大概两吨多重。下午两点半长春东还有一批,晚上六点的时候火车站有一批,然后明天还有一批绥化来的。现在天天都是这样。”
24小时待命,三名志愿者也不能轮班,便住在了储运仓库里,几个纸壳箱一拼就是床。“这两天挺好,社区的大姐给我们送了两床被。”
“有没有机会回家看一看?”
“不能回去。我们经常会因为配送物资在市内往来,虽然按照要求做好了防护,但多少有一些担心。”
志愿者将抗疫物资送到隔离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王朕在这里住了已经近半个月。“3月12日,我看到长春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发的招募志愿者的公告就来了。”他在给妻子和岳母的留言中写道:“我是退役军人,咱们家门口有'光荣之家'的牌子,我接受的教育不允许我在这个时候畏首畏尾,咱们不说什么大义,就是在这个危难的时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
在仓库一角,几个纸壳箱子拼成床,就是志愿者们休息的地方。
因为有他们的坚守,抗疫物资的“最后一公里”至今无一纰漏,所有物资无一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