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四平市2022年春季项目集中开工。毛思博 摄
吉林省中辉牧业公司千头母牛繁育项目开工仪式现场。高鸿 摄
年产6亿米光伏用钨丝建设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 王健 摄
四平—长春共建汽车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一角。 王健 摄
年产60万吨矿渣微粉建设项目开工现场。 袁松年 摄
春色正汇聚,耕耘好时机。
2月28日,四平市2022年春季项目集中开工,439个500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868.9亿元——项目建设热潮与建设者激情风云际会,一起在这个春天里迸发!
没有什么比塔吊林立更能传递发展的信心,没有什么比大项目落地更能激发经济的活力。此次集中开工的439个重点项目,体量大、品质优、带动强,定将不负春光、不辱使命,淬炼四平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关键词:深度谋划
高水平“储备”,高质量“施工”,高标准“作战”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虎年生威,四平把项目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把抓发展的注意力聚集到项目上,把稳增长的着力点集中到项目上,把调结构的突破口锁定到项目上,项目建设正发挥着支撑性和带动性作用,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天的项目数量就是明天的经济总量,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四平深知,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实现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促进“全年稳”“全年红”,必须一刻不停顿、一刻不松懈地抓项目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开工建设,展现的是气势,提振的是信心,昭示的是前景。
2022年开局,四平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全盘思维,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狠抓优势资源开发,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四平-长春共建汽车产业园、中联重科智能农机等一大批投资额度大、辐射带动强、社会效益好的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四平。
按照“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四平高质量绘好“施工图”,高标准挂好“作战表”,高水平建好“储备库”。深度谋划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好项目,加紧落地引领产业发展、投资支撑性强的大项目,走好项目建设“第一步棋”。
建立全流程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成立项目推进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项目谋划、引资融资、前期手续、开工建设、入库入统、竣工投产各阶段工作,抓主体、推进度、强机制、保结果,促使项目工作步步跟进、全程推进。
全市副市级以上领导全员谋划包保项目,紧盯国家支持政策和投资方向,围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长平一体化、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六新产业”“四新设施”等重点领域,加大项目谋划推进力度,切实把思路和理念细化实化项目化。全年力争新谋划亿元以上项目30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0个。
强化项目储备。建立行业部门谋划项目储备库、全市谋划项目储备库、全市重点推进项目储备库,打造多层级项目储备体系。规范决策审核、前期推进、项目实施“闭环”工作流程。目前,全市储备重点项目492个,总投资2981亿元。
大力争取资金。把握中央适当增加预算内投资、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政策“窗口期”,聘请专业咨询机构,有针对性地包装重点项目,形成滚动发展、压茬推进态势,提高资金争取成功率。绿色食品加工创业孵化园、梨树县肉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等46个项目申报2022年专项债券,首批4个项目获得债券额度1.45亿元。
确保重大项目落地转化。梳理一批调结构、增动力、优环境、抓长远的“一号项目”,由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保,明确施工主体,强化服务保障,提升审批效率,全年重点推进,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
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增长10%,一季度计划增长15%。全市正在推进的亿元以上项目179个,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主要包括,梨树县肉牛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等42个现代农业项目,医药健康绿色食品产业园二期等79个重点工业项目,东北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等23个服务业项目,四平市再生水回用等140个基础设施项目,四平市综合养老服务示范中心等79个社会民生项目,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等47个生态环保项目,中品星河湾等29个房地产项目。
目前,四平已形成了引进一个、带来一串、辐射一片的项目建设良好态势。
关键词:量质齐升
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
四平市2022年的项目建设,不单是“量”的累积,更是“质”的提升,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强势崛起。
医药健康绿色食品(大健康)产业园二期项目——
总投资15.2亿元,规划占地面积约为2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8万平方米。项目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总投资3.4亿元的医药孵化平台二期项目,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入驻项目为吉林吉春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二期吉祥春新厂区(年加工中药材5000吨,年产中成药110万件)项目;总投资约为6.2亿元的绿色食品加工创业孵化园二期项目,占地面积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为4.5亿元一正药业搬迁改造建设项目,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0.9亿元的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设起止时间为2022年2月至2025年12月。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0亿元,税收7.2亿元。
年产60万吨矿渣微粉建设项目——
总投资2.2亿元,规划占地面积4.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内含新建生产车间、烘干车间、综合库房、综合办公楼、生活服务楼、消防泵房、消防配电间、购置生产设备42台(套)。建设起止时间为2022年2月至2023年11月。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1亿元,利税0.12亿元。
北方农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三期项目——
农机产业是四平传统优势产业,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和叫得响的农机品牌。该项目总投资2.23亿元,规划占地面积9.8万平方米,新建总建筑面积为47697.59平方米。其中新建仓储库建筑面积为11520.00平方米(4栋),新建生产厂房建筑面积为31870.74平方米(8栋),新建配套用房建筑面积为3467.94平方米,新建设备间建筑面积为838.91平方米。建设起止时间为2022年2月至2023年11月。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产值4亿元,利税0.35亿元。
年产12000台大型农业装备建设项目——
总投资2.2亿元,对中联(吉林)有限公司现有闲置厂房进行改造,计划建设智能装配、调试生产线,生产大马力拖拉机、抛秧机等产品;并利用中联(吉林)公司现有的10万平方米闲置土地,建设智能化数字化工厂,建设锻造、机加、涂装车间。建设起止时间为2022年2月至2025年5月。达产后,预计产量12000台,产值10亿元。
梨树蔡家镇千头母牛繁育项目——
总投资7000万元,位置设在姚家村,占地面积7942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760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年存栏基础繁育母牛1000头。公司将着力创建扶持脱贫户致富奔小康的产业基地、肉牛种源供应基地、标准化养殖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和地标性产业基地等五大基地,打造全国优质安全高效肉牛生产加工示范区、 全国“大肉库”和“肉牛之都”。
企业向广大农民承诺,只要想养牛,就给提供幼牛,并负责全部成牛收购。
关键词:保驾护航
抓牢切入点,紧盯关键点,突出着力点
进入2022年,四平市全面贯彻“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头等大事、项目落地是评价标准”的工作理念,聚焦项目建设,紧盯目标任务,做好服务保障,分类施策,全过程整体推进项目建设,持续优化畅通投资环境,有力有序有效推动重点项目尽快落地、生根、达效。
凝心聚力抓项目。紧盯目标、压实责任,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厘清总体思路这个出发点,抓牢体制机制这个切入点,紧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点,突出责任落实这个着力点,以点带面、以面带全,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深入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项目建设大会精神,持续高位推进。春节后第一天上班便召开市政府专题会、第二天即召开市委常委会,部署项目工作。书记、市长挂帅、督导,调度协调、现场办公。各地各部门“一把手”组建专班,对重点项目实施全方位保障、全链条服务,用心用情用力当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按“元旦节后”“农历二月二”“春季转暖”三个节点,建立集中开工项目清单和问题清单,设立节点任务,倒排工期、倒逼开工。目前,全市计划春季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96个。
突出重点推项目。发挥产业、资源等优势,致力补齐民生、基建短板,全力打造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厚植农机产业底蕴,推进北方农机产业创新示范基地三期等项目,加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主动融入长春国际汽车城板块,与长春市共同推进建设“四平—长春共建汽车产业园区”项目,华凯比克希商用车线束项目竣工投产,塑料配件等项目春季开工建设。挖掘医药健康和绿色食品产业资源,以标准化产业基地规模为重点,全力推进医药健康绿色食品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百乐家奶酪制品、沪儒国际火锅食材产业链等项目入驻园区。依托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加速建设悦如火山温泉文化旅游博览园、水上乐园风景区等休闲旅游项目。把握区位优势和“双循环”重大机遇,全力打造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重点建设东北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等商贸物流、仓储运输等项目。紧盯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环境、教育、医疗等问题,加大民生项目谋划推进力度。重点建设南北河生态修复、城区雨污分流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坚持“产业发展需要企业支撑,企业发展需要项目支撑,项目建设需要产业园区承载”理念,积极争取债券资金,推进开发区、产业园区实现“七通一平”,为项目落地提供平台。
强化服务促项目。全程跟踪项目进展,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全力争取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为项目顺利实施保驾护航。持续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增强驱动力。聚焦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推行审批流程图表化、审批事项清单化、报审材料模板化、扶持政策手册化和全程服务机制化,实现项目服务由坐等上门审批向深入企业主动服务转变。开展前期协同服务,确保政府投资项目全链条审批时间不超过81个工作日、企业投资项目不超过64个工作日、小型低风险项目不超过17个工作日。对集中开工项目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助推项目单位抢抓施工黄金期。开展审批项目协同服务,职能部门联审联批,缩短手续办理时限。建立“项目中心+行长+企业+统计+招商+债券+经济运行”工作机制,搭建对接服务管理平台,助推更多企业获得融资贷款支持。上线以来,4个项目获得融资12.23亿元。完善“9+X”协调解决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把企业“急难愁盼”变成政府“履职清单”。要素跟着项目走,统筹做好资金、土地、水电、燃气、环保等要素配置,实现重大项目“物流通、资金通、人员通、政策通”,一体化推进项目建设。统筹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对闲置土地、闲散土地及停产企业实行“腾笼换鸟”。筑牢安全屏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每个项目都打造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
督导考核保项目。建立“赛马机制”,发挥项目中心作用,对全年计划开复工项目实施日调度管理。制定《四平市项目情况通报》,对项目建设进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表态、年考核”。每半月对前期手续进展情况进行通报,晒出“成绩单”、排出“红黑榜”,跟踪问效,激励各地各部门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优评绩、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让督导考核在抓落实中发挥“标尺”和“航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