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始终装着人民

作者:王华   更新时间:2021-12-08 10:17   来源:吉林日报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赓续与超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根本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坚持人民至上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鲜明提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为人类求解放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站在人民立场探求人民自由解放的道路,并以科学的理念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坚持人民立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中国的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顽强拼搏、接力奋斗创造的。”新的征程上,只要我们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

“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读懂“人民至上”,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正确认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夫民者,万世之本也,不可欺”“国将兴,听于民;国将亡,听于神”“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传统文化理念都体现了以“人”为核心的思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发展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之中,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是扎根于中华大地上的文明传承之花,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汲取、发展和超越,把历史的中国和当代的中国贯通起来,把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统一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华民族智慧的最新表达和理论上的最新概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历史条件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民需要,努力增进人民福祉,努力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和阐释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其中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就是坚持“人民至上”。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发展壮大起来不容易,夺取政权不容易,建设新中国不容易。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这既是对党的百年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生动诠释、对党的初心使命的高度概括。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新征程上,每一位党员都要心中装着老百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永怀人民至上的赤子之心,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中共大安市委党校)


作者:王华
编辑:段懿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