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二道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向实践转化系列报道之二—— 以担当焕发小区新面貌 以实干改出居民幸福感

  更新时间:2021-10-28 09:38   来源:吉林日报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长师家属楼小区新增的便民座椅成了增进邻里感情、增加休闲活动的“桥梁”。


违章搭建不见踪迹、破旧墙面披上“新衣”、无序管线整齐入地、坑洼路面重新铺装、老旧楼道焕然一新……说起近一年来小区发生的变化,家住二道区长师家属楼小区的居民宋先生乐得合不拢嘴。“太感谢二道区‘旧改’工程了,过去我们回家停车难,现在小区增设不少划线停车位,方便了有车一族,小区环境越来越规整,每天瞅着特顺心!”宋先生的话,折射出群众对二道区“旧改”工作的支持与认可。

作为工业老城区,二道区共有119个老旧小区,涉及居民6.7万户。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二道区住建系统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始终,科学编制“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规划”和“年度改造计划”,计划利用3年时间,投入资金5亿元,对老旧小区内的给排水、燃气、热力等管线,小区道路、绿化以及楼体内楼道墙面、台阶等进行改造,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老旧小区改造这一群众最为“急难愁盼”问题,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真正转化为工作成效。

优化顶层设计 “三个聚焦”绘制蓝图

城区建设年代早,回迁房多、企业宿舍多、基础配套差、环境卫生差、自治管理难、物业引入难……在一系列不利因素面前,今年,二道区城镇老旧小区楼体改造涉及25个小区、楼体196栋,居民1.7万余户。该如何破解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品质、制约城区功能提升的难题?

二道区以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推动党史学习教育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全面推进、取得实效。

“从‘破而旧’到‘优乐美’!”二道区居民陈峰的一句话,恰恰贴切地表达出“旧改”的“变”与“喜”。别看如今他时不时会叫上三五好友来家里聚上一聚,放在过去,他宁愿把约会地点改在其他繁华地段,生怕给别人留下居住环境“脏乱差”的印象。“二道区不仅把老旧小区改造做成了政府的惠民工程,更打造成了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身边工程’和‘暖心工程’,使我们生活品质提高一大截。”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二道区率先提出涵盖聚焦“特色布局”、聚焦“群策群力”、聚焦“共同缔造”的“三个聚焦”策略。“特色布局”着力聚焦“菜食住行购、教科文卫体、老幼站厕园”等基本服务要素,结合片区人群特点、消费特点,需求什么,挖掘什么,布局什么,实现美好社区项目布局与匹配社区人群、挖掘消费潜力、打造社区经济相融合;聚焦“群策群力”旨在充分发动群众,激活社会投资,落实“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原则,优化老旧小区改造发起、征集意见等流程,让改造公开透明;聚焦“共同缔造”则是坚持“居民自治”与“改造提升”双同步原则,通过推动业主自治、建立健全物业管理、健全维修资金归集机制等,创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治理体系,建立社会资本方管线单位、街道、社区、物业等多方联动机制,完善小区后续自治管理,有效化解改造后长效治理难题。

注重品质提升 “住得宜居”赢得点赞

“住在这里近40年了,心里头一回这么敞亮。现在每天我们就在小区的小花园里跳跳舞、遛遛弯,累了还有干净整洁的便民座椅歇歇脚、唠会儿嗑,日子过得别提多舒心了。”对于长师家属楼小区去年至今的大变样,63岁居民林淑珍深有感触。

作为二道区“旧改”示范小区,长师旧改工程项目于2020年9月30日进场施工,项目工程主体于今年9月完工。许多居民难以忘记,在项目改造前,小区内铺装破损严重且杂草丛生,缺少垃圾箱、晾衣竿等便民设施,楼梯间内管线杂乱无章,墙面、地面小广告遍布……一经改造,楼梯间管线井然有序、墙面粉刷如新、楼内整洁明亮;新增的景观亭、健身器材,更让百姓感觉“像是住进了新小区”。

居住环境更靓了,居民的幸福感也跟着直线飙升。林淑珍说,近年来,小区人员流动性较大、商户较多,使邻里间逐渐变得陌生。“现在小区环境好了,让大家有了归属感和温馨感,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不仅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善,素质也提升了,彼此愿意主动沟通了,一家有事大家帮忙,邻里感情越来越好。”

在二道区住建人心目中,让像长师家属楼这样的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正是满足人们品质生活需求、打造美丽宜居新家园的务实举措。为此,二道区在“三个转变”上下大力气,逐步实现从“能住”到“好住”的转变、从“住有所居”到“住得宜居”的转变,以及从“注重管理”到“服务全优”的转变。

这些转变带来的优势,在荣光街道金都小区尤为显现。通过为居民修缮屋顶、粉刷楼道、更换照明,维修改造水、电、气、网、路等基础设施,满足了居民最迫切的“好住”需求。在规划东盛街道通用小区改造之前,二道区还将设计、文化领域专家和勘察设计、园林、消防、城建等科室(单位)技术力量前置,先行与小区居民沟通,共同谋划改造方案。施工中,积极邀请居民做好工程“监工”,实时监督改造进度,使通用小区246户居民收获了稳稳的幸福感。

回应群众呼声 “社会合唱”共建共管

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是环境,凝聚的是人心,体现的是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实践动力。

作为长师旧改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二道区远达街道如今正盼望着项目验收合格的那一天,而小区所在的新开社区也愈发具备凝聚力与向心力,成为不“伤筋动骨”便实现“脱胎换骨”的范例。社区书记周琼将这归功于“旧改”衍生的新面貌。“百姓之事千头万绪,小区改造漂亮了,具体的事没人管理可不行。经过研究分析,长师家属楼小区居民中多数是退休教师、干部,可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由党员带头成立业主委员会,发动群众共建共管,未来引入低收费物业,大家共同管理好小区。”周琼说,社区还计划引入长师学生志愿者服务,以此打造长师党建文化大院。

新开社区的积极而为,是二道区广泛组织居民群众,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协商、全程参与、共同缔造的一个缩影。

据二道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区里做到注重宣传发动、注重意见收集、注重联动发力的‘三个注重’,把居民群众呼声作为启动改造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依据。通过前期摸底调查、两轮征求意见,10163户居民签订了老旧小区改造反馈表,同意改造率达99%以上,这证明我们用细致的工作回应群众呼声,赢得了他们的理解和信任,为改造工作扫清了障碍。”

同时,二道区还坚持“共驻共建,融合发展”,积极发动驻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改造和治理,变“政府独唱”为“社会合唱”,变单一投资主体为多元投资主体,有效破解控违拆违、资金筹集、后续管理等难点堵点问题。通过统筹住建、发改、财政、文体、民政等部门的国家、省、市补助资金,充分发挥政策资金集聚效应,提升了资金利用效率。

目前,二道区正在实施20个小区改造工作,已完成年度投资约2000万元。在改造的同时,通过实施“3-5-8-3”计划(即健全3项机制、创新管理5大模式、打造8个街镇试点,实现3个全覆盖目标),二道区有效破解物业长效化管理难题,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

城市有变化、市民有感受、社会有认同。一个个“旧改范例”的背后,成了二道区住建系统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劲动力和务实行动的真实写照。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