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旗帜映照历史天空烛照光辉未来

作者:王奎龙 宋育欣 师宇   更新时间:2021-09-06 09:01   来源:吉林日报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中国共产党及共产党人底气十足地谈信仰,其缘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基于对真理的正确认识、对规律的科学总结、对历史的准确把握和对未来的执着追求。读懂历史,方能走向未来。历史中的信仰之旗、精神之钙,就是烛照未来的信仰之基、精神之魂。

“解锁”百年大党的成功密码,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书写了磅礴而传奇的历史篇章,绘就了波澜壮阔的奋斗画卷。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我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将其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新征程上,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党史这个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更好地树信仰、强信念、添信心,用信仰之光照亮前行路,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信仰是一个根本性问题,共产党人始终拥有精神之钙

信仰决定着奋斗的方向和价值。“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选择和持有,是一个人或团体行动的准则和指南,是勇往直前的内在动力和不竭源泉。著名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引起我们内心深深的震撼,一个是我们头顶灿烂的天空,一个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准则。这种崇高的道德准则就是信仰。信仰问题是一个根本性问题,能为一个人、一个政党的生存发展确立坚定的价值导向。个人有信仰,就会为追求真理和实现目标而勇往直前,乃至牺牲自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信仰,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

我们党是具有坚定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信仰结合体,广大党员因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崇高理想而凝聚结合。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真理,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造。它的诞生,犹如一轮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为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百年来,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到“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共产党都把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指引和支撑我们奋力逐梦,积极投身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火热实践,更为精神之钙增加了新的历史注脚。

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信仰的旗帜高高飘扬在历史的天空

欲知大道,史可为鉴。百年党史是一部坚守信仰的历史。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把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越是民族危亡、国家危难、人民危急的关键时刻,共产党人所具有的信仰信念越是迸发出耀眼光芒,一次次照亮前行路,引领中华民族这艘巨轮一路劈波斩浪、扬帆远航。信仰信念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坚强保证,也是历史为什么选择我们党、我们党为什么能成为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核心力量的关键所在。作为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营养和智慧力量。特别是共产党人用热血和生命浇铸的信仰信念,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重要支撑。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以这一科学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开天辟地的建党壮举,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改天换地的新中国壮歌,绘就了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画卷,走上惊天动地的新时代奋斗征程。在建党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从《共产党宣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始终指引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人民,闯关夺隘、攻坚克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坚贞如一、信仰如山,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从长江两岸到白山黑水,从中原大地到东海之滨,坚守信仰可歌可泣的故事从未间断,这些都是学史增信的最好教材。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李大钊、杨靖宇、夏明翰、方志敏,到建设时期的王进喜、焦裕禄、雷锋,再到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王继才、孔繁森、黄大年、杨善洲……他们都是持定“理想高于天”“信仰比命重”崇高理念,用行动践行入党誓词,具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全身心为理想而奋斗的真正共产党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让我们看到了信仰坐标、精神航标。

“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历史不仅忠实记载了每一个民族和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予了后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当我们带着尊崇、带着敬畏,走进历史天空,就能更加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加深切体悟信仰信念信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具备的磅礴力量,从而增强历史自觉,筑牢信仰之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让信仰永灼其焰,以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赢得未来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挺起共产党人开拓前进的精神脊梁。恩格斯深刻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信仰是一个宏大主题、厚重课题,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需要在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基础上,坚持到历史中去寻经验、求规律、探未来,不断进行实践淬炼、不断进行历史思考,才能真正确立,进而引领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坚持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信仰,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必修课,“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真理及实践力量。特别是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道理学理哲理,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始终做到理论上清醒,信仰上坚定,政治上坚实,行动上坚决,当好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干事创业的实干家。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必须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每一名党员都要自觉做到心怀“国之大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厚植人民情怀,站稳人民立场,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始终做到坚定不移为人民用好权,依法用权不出格、秉公用权不偏颇、廉洁用权不任性。

在宏阔的历史视野中锤炼思维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必须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更加自觉地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探究历史规律,抓住历史机遇,科学应变适变求变。这个历史视野中,要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新中国70多年发展史、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要坚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寻求破解难题的思维和方法,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进而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让信仰永灼其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走稳脚下路,奋进未来路,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作者:王奎龙 宋育欣 师宇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