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就是我的亲人”——记延边州税务局机关党委一级主办伊学义

作者:王雨   更新时间:2021-08-15 08:14   来源:吉林日报

吉报头条
重要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图片精选

四年间,他跋山涉水,走遍大街小巷;他倾情奉献,甘当百姓公仆;他出谋划策,培育致富产业,带领村民奔小康。

今年是伊学义在汪清县天桥岭镇天平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第四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伊学义本可以回到原工作单位任职,但他选择继续留在天平村,为百姓“代言”,解决他们遇到的难事和烦心事。

伊学义今年54岁,是国家税务总局延边州税务局机关党委一级主办,2017年7月派驻到天平村任扶贫第一书记。

驻村以后,伊学义带着退休的爱人一起把家搬到了村里,夫妻携手共同扶贫。他走遍了天桥岭镇的大街小巷。白天忙完,晚上写扶贫日志。每月2万多字图文并茂的扶贫日志记录了他和群众之间的真挚感情。

在扶贫日志中,贫困户张伟的故事让人印象深刻。

2017年,一场大水将张伟家冲毁,负债20多万元让她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得知此事,伊学义立刻找到她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辗转各个部门,帮她申请贷款,并重新发展木耳种植。

“多亏了伊书记帮着跑前跑后,一直在扶持、鼓励我。不断地帮我出主意,使我的生活逐渐好转。”张伟感动地说,伊学义是个热心的好大哥,对贫困户的需求非常上心,总会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出现。

2020年,张伟种植了9万袋木耳,收入了8万多元,“今年我又种了11万袋,欠的钱明后年就能还清了,心里的石头也就落地了。”在伊学义的帮助下,张伟重拾信心,也通过自己不断努力,生活逐渐步入了正轨。

扶贫期间,伊学义始终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为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他和妻子省吃俭用办起了只赔不赚零加价超市。送货车定期将货物运送到偏远村屯,一分钱也不加卖给村里的群众。建立定点打折药店,惠及全镇23个村。创建“扶贫健康微信群”,请医生在群中进行远程诊断,让群众实现了小病不出门。爱心服装超市已向全村群众发放了上千件衣服。伊学义还把募捐到的23万元物资发放给了其他6个村的贫困群众。

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在伊学义的引领带动下,村里建立了黑木耳菌包厂、黑木耳定植车间、太阳能光伏、榨油厂、农机合作社扶贫产业项目,提供就业岗位70个,年实现红利52.33万元。伊学义还积极协调资金500多万元用于亮化、美化环境以及建设村中的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

伊学义积极参与第一书记代言活动,代言商标的豆油每年能卖4万多斤,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1万元。同时他还为资金短缺的村民协调银行贷款,为50户村民安排了公益岗位、97人办理了城镇社会职工养老保险,每家每户都有固定、持续稳定、逐年增长的工资收入。

为让无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群众增加收入,伊学义挨家挨户介绍“扶贫鸡”项目,免费为贫困户发鸡雏,他负责按市价卖,使40多户贫困群众年均增收2000多元。

针对天平村适宜种植木耳的实际,伊学义成立种植木耳技术交流微信群,聘请专家在群中随时解答群众遇到的技术难题;在村里建立电教培训中心,为群众办夜校传授知识,真正实现扶贫先扶智。他编写的计算机“一键输出”建档立卡报表数据系统,不仅帮群众算出了收入,更体现出了党的温暖。

2020年,天平村87户140人全部脱贫,人均收入达到1.3万元。往日的贫困村变成了今天乡村振兴的“样板村”。

伊学义还筹措资金组建了村民乐队、舞蹈队、老年合唱团,定期举办传统文化讲座,真正实现了物质与精神双脱贫。

扶贫工作结束后,伊学义选择继续留在村里为村民服务。“多年相处下来,村民就是我的亲人,我会坚守初心与使命,继续为百姓解决烦心事,让大家一起过上幸福的生活!”伊学义坚定地说。


作者:王雨
编辑: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