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2021年7月1日 T06版
改革求变:通钢人的逐梦之旅
通钢炼钢生产线。
早上7点,首钢通钢公司的炼钢工王勇已经穿戴好工装,到达第一钢轧厂转炉的生产现场。
设备运行得怎么样?原料储备什么情况?氧枪系统、钢渣车系统需不需要处理?自接班那一刻起,岗位上的王勇一刻没有停歇。
“刚进厂时,我就有一个梦想,这辈子我就想干好一件事,那就是好好炼钢,炼好钢。”
王勇的梦想,通钢人承载了60余载。
1958年6月20日,对于通钢人来说,这个日子意味着一个非同寻常的开端。
这一天,吉林大地建起了一座雄伟壮观的十里钢城。
时光荏苒,20年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蛰伏在长白山下的“钢铁巨人”抖落征尘、挺直腰身,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启了吉林钢铁工业发展的新征程,开启了通钢人的逐梦之旅。
1990年,通钢建成国内首条自主设计的高速线材生产线,打破层层技术封锁,用143天抢建一座350立方米高炉并顺利达产。2010年,通钢与首钢实施战略重组,搭建了一个更加广阔、更为有利的发展平台……
回首60余年的沧桑岁月,翻读一甲子厚重的历史,似乎每一页都在求索与抗争中坚韧前行。特别与首钢集团重组以来,在首钢集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面对跌宕起伏的钢铁形势,通钢以“变”应对,实施产能置换、大型化改造,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彻底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在钢铁的“严冬”时期实现了由挺住到挺起的跨越。
此时的王勇面前,正在冶炼的钢种是Q235B,是转炉生产最常见的钢种。他对此再熟悉不过了。
加废钢、兑铁、吹炼、调整成分、出钢,一系列操作一气呵成。所有的操作程序,均通过电脑控制完成。而在这里,已经看不到炉前工手握铁锹加灰测温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坐在宁静的操作台前,从容控制的主、副操作手。
改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王勇已经说不清楚。
曾几何时,钢花飞溅是经济生机勃勃的象征,钢铁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风光一时。然而,作为一家名副其实的“老国企”,历史包袱重、遗留问题多,时刻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变,是通钢应对挑战、克难制胜的“法宝”。
优化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的“加减法”,擂响了通钢“变”的攻坚战鼓。
装备升级上做“加法”。从2011年开始,本着先建后拆、分步实施的原则,通钢启动“淘汰落后、产能置换”项目建设,二号高炉等工程相继投产,淘汰了小高炉、小转炉和小烧结机,实现了装备大型化、现代化目标。主动淘汰上做“减法”。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工作任务。通钢先后于2016年、2017年拆除康斯迪电炉、关停一座高炉,压减炼钢产能60万吨、炼铁产能80万吨,得到了国务院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督查组充分肯定。
如今,“新时代,建设新通钢”这个口号被通钢人叫得越发响亮。
正视“通钢之痛”的病灶,构建“通钢之通”的格局,实现“通钢之变”的目标,2021年的春天,通钢不断从顶层设计上校正方位。
降低外委费用、减少劳务用工人员、推进铁前一体化进程、转型提效、制定长期环保规划……多箭齐发,一系列管理规划已经酝酿出台,针对通钢的顽疾陆续推进。
在钢铁行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背景之下,成为与时俱进的专家型、科技型炼钢工人,成为通钢人又一个追梦的目标。
“以前一提炼钢工人就是‘出大力、流大汗’,这种吃苦耐劳的传统要继承,但新时代炼钢工人必须要用知识、技能武装自己。未来,通钢人和通钢都会越来越红火。”王勇说。
新时代,相信通钢必将坚持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自强通钢、创新通钢、绿色通钢、文化通钢。(吉林日报记者 聂芳芳)
以干为先:“化工长子”开新局
吉林石化厂区。
132套装置、5426项检修任务……6月1日,随着吉林石化炼油厂Ⅰ柴油加氢、乙烯厂高密度聚乙烯、高碳醇厂航空煤油等13套装置安稳停车,吉林石化公司3年一次的大检修帷幕正式拉开。48天之内,吉林石化将对9400余台套机电仪设备、3456台炉塔器、1.1万台阀门等各类装置进行全方位的大检修,为吉林石化未来稳产高产提供坚实的基础。
对于一台设备来说,3年一次的大检修,也相当于一次“涅槃重生”了。对,就是“涅槃重生”,用这个令人激动的词语,来形容吉林石化近年来的发展并不过分。
近年来,吉林石化积极应对外部形势和市场变化,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稳的前提下优化调整,在稳的基础上创新突破,在稳的环境中推进改革发展,精细管理求实效,真正推动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今年前5个月,吉林石化炼化主业累计盈利超26亿元,效益排名保持炼化板块前列。其中,3月至5月,连续实现单月盈利超过6亿元,突破历史极值。
敢于担当,决不放弃。“新中国化工长子”作为国家经济脊梁,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责任感历经沧海洗礼,从未褪色。
“这是广大干部员工勠力同心取得的丰硕成果。更为难得的是,良好的效益发生在公司面临3年一次大检修、装置运行末期,广大员工的辛勤努力得到丰厚回报,更显得弥足珍贵。”吉林石化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金彦江这样说。
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条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稳为基、以实为要、以干为先,提质增效。从源头控制产能损失、安全风险和质量波动;推进“减油增化”,强化产供销衔接,实现“炼化一体化、效益最大化”;对标管理降成本,“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细化分解“一厂一单”成本费用指标……
“这一代吉化人,就是要传承好共和国化工长子的血脉与情怀,始终坚守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坚定不移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金彦江表达出了吉化人的心声。
传承,坚守!通过艰苦创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吉林石化在打造特色鲜明的大型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的漫漫征程上交出了一份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答卷。(赵极 吉林日报记者 刘姗姗 )
科技创新:老油田的青春逆袭
6月,查干湖碧波荡漾,与之毗邻的吉林油田新立采油厂“大井丛”效益开发平台有序生产。
油田工人们在察看“磕头机”工作状况。
“这里曾是亚洲陆上最大采油平台。”在新立采油厂负责钻井工作的姜志指着前面的“大井丛”骄傲地说,7年前,在这处平台建了48口井,吉林油田夺得“亚洲陆上最大采油平台”称号。
7年后的今天,这一纪录被改写,姜志指着远处正在施工的区域说道:“那里是新立采油厂新215区块,我们将在那里部署新井77口,再次创造‘亚洲陆上最大采油平台’新纪录。”钻机轰鸣,工程车往来穿梭,建设现场一派忙碌,姜志信心十足地说:“我们钻井工作将在9月份全部完工,新平台将于今年年底前投产。”
在查干湖畔,在鸟鸣鹤翔的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绿色已成为吉林油田发展的最美底色。为确保建设发展与生态保护齐头并进,吉林油田通过套返井随出随治、报废井临时封井或永久报废封井等措施,杜绝周边环境污染,实现了井类隐患“减存量、控增量”的目标,为清洁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精准实施管道分类治理,有效保护了生产环境。
正在紧张作业的油田工人。
吉林油田敢于在“磨刀石”上“跳舞”,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将科技创新作为解锁常规、非常规资源问题的重要手段,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的转换应用,从土制工具到领先国内外行业水平的“二氧化碳捕集埋存与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再到从“云端”而来的数字油田、智慧油田建设,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油田发展的重要利器。
“吉林油田CCS-EOR技术是一项油气田绿色开发技术,有效解决了吉林长岭含CO天然气田清洁开发CO去向问题,而且变废为宝,实现了低渗透油田CO驱油增产,通过循环注入,最终实现CO有效埋存和零排放。”二氧化碳捕集埋存与提高采收率开发公司总工程师张德平说。近年来,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石油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建立了国家能源CCS-EOR技术研发(实验)中心和中国石油CO驱油与埋存试验基地,发布CCS-EOR相关技术专利30余件、标准20余项,关键技术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我们将技术研究成果有效应用于矿场试验,在大情字油田建成了五类驱油与埋存示范区,注气井组88个,年埋存能力40万吨,年驱油能力10万吨,现已累注二氧化碳212万吨,累增油20.5万吨。”二氧化碳捕集埋存与提高采收率开发公司经理王峰说。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CCS-EOR技术在阿斯塔拉世博会、国际石油技术大会、中国科技大会等国内外盛会中展出,引起了国内外同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CCS-EOR技术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之一,实现“驱油”经济效益与“减排”社会效益双赢的支撑技术。王峰说:“目前,吉林油田正在开展CCUS-EOR百万吨工业化推广规划,预计峰值年产油100万吨,峰值年注气300万吨以上,应用前景广阔。”
新时代就要担当新使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后,吉林油田公司决心油气产量2025年重上600万吨,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全体吉林石油人奋进新时代的美好梦想。(吉林日报记者 邹鹏亮)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