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井盖随处可见,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井盖下是怎样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名普通的排水女工白玉晶,走进井盖下的天地。
“一座城市就像一个人体,城市的排水管路就像人的血管和排泄系统一样,无论哪一个地方出现了毛病,都将影响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行。我是一名城市医生,我的工作就是保证城市排水系统健康畅通。”白玉晶对自己的工作有着特别的感慨。
在辽源市水务集团,一提起白玉晶,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她的名字像白玉一样晶莹,但她干的活却是又脏又臭又累的清掏排水。从21岁参加工作就来到清掏排水一线,掏窨井、钻阴沟、疏雨水、通管路,在漂着垃圾粪便污秽的下水井里一干就是23年。
初入职场,沉淀物打捞上来的时候,每当看到路人不屑甚至鄙视的目光的时候,白玉晶也曾暗自流泪,好在她碰到了当时的老班长——辽源市水务集团排水维护队原“三八排水班”班长、全国劳动模范杨丽杰。
老班长用身体力行和不厌其烦的说教解开了她的心结。慢慢地,她的心中多了一分自信:“我的老班长能够凭一把勺子、一把铲子自信满满地走进人民大会堂,我也能!”憋着心里的这股劲,她一步步走到今天。
2009年,白玉晶光荣地走上了排水维护队队长的岗位。急难险重的任务,她总是抢在最前面。2013年,她率队对盛达开发弃管楼进行排水改造。由于多年弃管,出水井被当地居民私接成化粪池。改造难度加大,白玉晶第一个抡起大锤,粪水溅得满脸,硬是在旧混凝土管上砸出窟窿,重新接上了水管。仅用13天就改造了17栋楼。
2017年1月,勘查到仙城街盖板渠内淤堵,危险系数和难度相当大,她带领同志们缜密制定了预案,和5名男同志一起背起30斤重的循环呼吸器,扛着记录仪、脖子上挂着手电筒、手里拿着气体检测仪等装备,从5米高的地面下到了渠内。为了查清情况,在漆黑淤堵的地下,她们弯着腰,蹲着,有时还得爬着走,双腿泡在冰冷的污水里,克服了重重困难和危险,在这一公里的盖板渠,他们整整钻了四个多小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过往的7000多个日子里,她几乎每天都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全市200多公里排水管线、1万多座排水井、500条米明沟、暗渠、12座沙仓等就是她的战场。
“宁可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白玉晶觉得,能让大家喝到洁净的水,她就知足了!